希利尔讲艺术故事。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都拥有一颗艺术的心。这种说法或许是对的,比如每个小孩子都会涂鸦,很多人没有成为画家或许是错过了他的绘画敏感期。
艺术是一个人格调和修养的底色,因此,回顾艺术史成为孩子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说起来艺术史,总会让人觉得有些远,有点让人要敬而远之。或许它的确是太深奥了,不过在希利尔的笔下,艺术史变得不再不可触及,它竟然可以像套娃一样充满吸引力。
《希利尔讲艺术史》就是这样一本通俗易懂又饱含趣味的书。此书讲到的艺术史,是全世界范围的。当然,这个全世界,主要是欧美,因为在西方作者的眼中,他们就是世界。就像美国的橄榄球赛,要称为世界杯一样。
这些说的艺术,是狭义的,你当然不能把文学、音乐也列入进来,它仅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三块。而作者不只是单调的列举那些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和他们的经典之作,他通过主人公或者作品背后的那些小小故事,来讲述这些伟大作品的诞生全过程。
希利尔就如同一位高明的艺术史导游,带领大家天马行空于这个艺术世界的殿堂。在参观时,作者还会随时准备着扒出更多“黑料”,让大家既意外,又兴致盎然。比如,古埃及的陵墓壁画中的人物,都是侧脸正眼、侧身正肩。如果作者不说,我们可能还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当你带着这个意识再去看那些画时,就会发出“哦”的一声,原来如此。
既然作者这么牛,那么他到底有什么来头呢?
希利尔,是哈佛大学的毕业。后来成为卡尔弗特学校的首任校长,也是世界闻名的“卡尔弗特教育体系”的创始人,在美国的教育界地位非常超然。
再说希利尔的作品吧,读过的人都觉得其中有一种魔力,他能够把本来难懂的内容讲得易懂而且有故事,几乎总能不经意打动孩子们的内心,引起他们的探索欲。
如果说:艺术是孩子们心灵的寄托,《希利尔讲艺术史》正是这样的书,它可以让孩子全身心投入艺术的海洋。在本书中,你将跟随作者游历罗马、巴黎、雅典等著名艺术圣地,发现和欣赏每一幅画、每一个雕塑、每一座建筑中的美,提高你的审美素质,陶冶情操,不断提升追求真、善、美。
说到艺术,很多家长可能会问,我的孩子需要学艺术吗?他似乎没有太多的天赋。当我们提到艺术时,我们可能总觉得艺术是高不可攀的。似乎学习艺术就是为了从事艺术工作,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事实上,我们把艺术想得太复杂了。如果你给孩子一把画笔,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写画画;他会在海滩上,很自然的建造一座城堡。因此,他们的小宇宙里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创造冲动。
以往我们看到的课程都是用绘画来教美术,这也导致很多人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认为“学美术”就是“学画画”。事实上,艺术的世界要广阔得多。
希利尔在讲述中将艺术品分为“绘画”、“雕塑”和“建筑”三个部分,相当于孩子们在课堂上同时学习了西方绘画史、西方雕塑史和西方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