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讲读课。
在这里我们正式步入唐诗宋词讲解的部分。我们的课程会和很多老师的讲法都不一样,因为我要借着带大家看懂诗歌的本质,看穿诗人做诗的心理历程,让大家人人都能成为诗人。
现在很多小讲师群里的伙伴已经作诗成诗魔了,可是在我最初提倡我们来作诗吧,因为人人都是诗人的时候,很少有人相信,经过几天之后,跟随的人越来越多了。再后来,群里面每天都是充满着诗歌的氛围。然后大家都在惊讶,原来自己从小白到诗词大咖将竟然能转换得这么快,竟然如此容易。
我想问伙伴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觉得为什么我当初那么坚定不移的相信人人都可以成诗人呢?可能很多伙伴压根儿连这个问题都没有想过,但是这样的问题正是区别你和我之间的一个问题。因此我决定先揭晓答案。其实就是因为我了解了诗歌的本质,也深深的了解了众多诗人的人生。我似乎跟着历史上的诗人们重新走了每一个诗人的人生一样,因此他们写诗的过程,诞生诗的过程与我了然于胸。因此我才发现,原来写诗如此容易。所以学诗词不是从背诗开始,而是从了解诗的本质,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开始。
有的伙伴们问我说,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能的可以更好的理解诗词吗?如果是这样,听老师的课和听其他老师的课不会有什么区别。其实了解诗人的人生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一首诗词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诗人的人生就是我们成长的智慧。如果我们看懂了他的一生,我们就真的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之上。这时我们俯视诗人的一生,俯视诗人的诗歌,以及俯视整个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就有如呼吸一样的简单。
于是,写诗就是顺手就来、脱口而出的事情。诗与诗之间的不同,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人生的体悟不同,在于灵魂的高低。一个诗人以及他的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他唱出了那个时代人共同的心声,也写进了自己人生的酸甜苦辣。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所以深深打动我们的内心,这样的诗作才能够流传千古,这样的诗人才能被世人所铭记。
好了,现在我们就正式来讲一下中国诗歌的起源以及它的本质。说诗歌很多伙伴都会觉得诗歌是一定要讲究韵律的,也要讲究体裁的、符合韵律的、符合体裁的才能叫做诗。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是。
在先秦时期,也就是秦帝国建立之前,人们就已经确定了诗歌的本质就是诗言志。也就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向、人的理想,来写自己人生的。等到了西晋时期,诗的第二个本质又来了,就是“诗感情”。也就是说,诗歌是要表达人的情感的,人生得意也好,悲欢离合也罢,只有写出真情实感,这才是一首好诗。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诗韵,这些都是在后来的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的。所以诗的本质不是诗韵,也不是体裁,而是言情。所以老师不是一直在说吗,一切景语皆情语,看似是写景的,事实上是抒发诗人的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