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中的现代名著。
虽然中小学课本中有很多现代散文或小说,只要学语文都逃不开它们,但是其中大家真正爱读的作品,说实话,非常少。
有一位语文老师说:老舍的作品,是现代作家中少数学生在课外还愿意拿起来读的书。
这种说法我是赞同的,我很喜欢老舍先生的散文和小说。
然而,我觉得除了老舍,学生在课外也应该喜欢读沈从文的。
记得很久以前读过沈从文的一篇关于小时候回忆的散文,说他自己很调皮,经常逃课出去买小吃、逛街、看杂耍等。
当时就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因为虽然它写的是一百年前的事情,可是跟我们小时候做的那些事情太像了,感觉很亲切。
虽然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年过古稀,可是文笔中时时会透过少年人的俏皮和可爱,让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内心十分纯净的人,因此我对沈从文顿生好感。
这个辑子中,我们收录了沈从文先生的一部小说《边城》。
说是小说,实际上更像是长篇的散文,它讲述了一个很纯很美的故事。
如果说这部小说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是可以穿越时代的。作品的时代是上世纪初,可是你却看不到时代的影子,只能看到边城的风土人情和纯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沈从文长大的环境,那里没有阶层只有生活,据说后来有人要把边城改编成电影,但是需要向里边加入“时代性”的内容,可是沈从文坚决的拒绝了。
据说在1980年代时,诺贝尔文学奖准备给沈从文颁奖,可是一种评审委员到北京找了好长时间,居然都没有人知道沈从文在哪里。
真的是讽刺,近些年沈从文的热度却越来越高,一个为了生存而绝笔的作家,一个一度隐身于人群,再也找不到的作家,现在居然成为百年作家榜的第一名或第二名。
我想这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现象。
重新说回《边城》。边城在哪儿呢?
事实上,它在我国湖南省的西部,湖南的简称叫做湘,所以边城所写的这个地方又叫湘西。如果狭义的看,就是凤凰古城。
如果我要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湘西这片土地,那就是美丽、神秘还有彪悍。
先说说第一个关键词,美丽。湘西的风光那绝对是没得说。你只要在网上搜索湘西风光这四个字,搜出来的图片那都是青山绿水,云蒸霞蔚。
在沈从文的笔下,那更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跟湘西这里的样貌是最相符的。
书里是这么写的:
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深翠、迷人眼目。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
你看这里沈从文简单的几句话,山清水秀的湘西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这么美丽的地方,也是最神秘的。有什么神秘可言呢?
接下来我就给你介绍这里的三件事儿,一起来揭开这里的神秘面纱。这三件事儿分别是赶尸、放蛊和落花洞女,被称为湘西的三大邪术,而且这三样沈从文都曾在自己的散文里写过。
关于赶尸,他说:
经过陈州,那地方出尘沙,且有人会赶尸。若眼福好,必有机会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
赶尸是湘西的一种特有的巫术文化,最早从清朝起就有相关的传说,赶尸其实就是赶尸人利用一些方法让客死他乡的人尸体能够回到故乡入土为安,赶尸到底是怎么让尸体自己行走的这一直算是这一行的行业机密。
不过也有人做过各种猜测啊,有的说尸体是由活人背着走的,有的说尸体其实就是活人装扮的。
我自己不会赶尸,也没见过赶尸,所以没办法告诉你一个准确的结论。我要提醒你的是,它不仅仅是传说中一种神秘的巫术,更是湘西人不畏生死的一面旗帜。湘西赶尸其实就是无数个湘西人在崎岖的山路上的漫漫的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