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人生智慧。
《菜根谭》绝对是一部奇书。
奇就奇在它似乎并没有存在感,在谈及国学时,大家很难想起来这本书。可是,《菜根谭》又无处不在,当我们遇到人生困惑时,就会想起还有这样一本书。
《菜根谭》成书是明代万历年明,是一本讲修身养性以及为人处世的语录。
通常讲到经典,一般不会想起这本书,恐怕也正是因此。谈到经典,我们会提到经史子集,似乎它们才是传世巨著,可以穿越时空,内含价值不会随着时间而消磨。即便是再过千年,再次读它们,依然可以在我们的内心激荡起雷鸣般的回响。
经典中的语录体作品非常少,能想起来的也只有《论语》,如果不是里面记录的是孔子师徒的对话,恐怕也是很难成就它的至尊地位的。
咱们回来再说《菜根谭》,它的写法跟《论语》很相似,全书都是一小节一小节的,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都是一些人生小智慧。一共有360多条,每条从几十字到上百字。
它更像是一本格言集,里面文字典雅、清新隽永,又极富韵律感。所以,读起来津津有味、朗朗上口。比如这一句: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读起来很有B逼,拿到朋友圈装个B也大有可为。
事实上,这种文本在宋朝已经大行其道。不过,越是简单的文字,越很难出彩。因此,这种语录体典籍真正流传到今天,且依然光芒耀目的恐怕也只有《菜根谭》了。
每一部经典的诞生,必定有其应运而生的大时代。
《菜根谭》也是如此,它成书于明万历年间。如果你读过《万历十五年》,就会知道这是明朝出现盛衰转折的拐点。
虽然表现上仍是繁华盛世,可是底下已经是暗流涌动。万历帝明神宗是一位以昏庸出名的皇帝,他最有名的事迹是连续30年不上朝,天天在深宫中淫乐,导致朝政废驰。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因此,当时的市井文化也流行着“好货好色”,今天还在流传的《三言两拍》、《金P梅》都是那个时代的产品,正如里面的男方西门庆一样,很多人就是天天没什么正事,除了找女发人,就是喝酒、打牌。
当时就是这种情况,物质与欲望已得到极大的满足,而心灵和精神却在遭受着空前的空虚与荒芜。
实际上,在这种浮华的外围,早已经是危机四伏,北方的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正在虎视眈眈的觊觎中原;在国内,下层百姓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武大郎、郓哥这样的底层人物天天奔波于温饱线上。
与此同时,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无视朝廷危亡和百姓死活的搞着标新立异,有人说要张扬人欲,有人说要克己复礼,有人说要人皆自私,还有人讲经世致用……
这个时代何其喧嚣和骚动,究竟该信什么?该选择什么?人生该何去何从?
这就是《菜根谭》的诞生背景。从书中的字字句句,均可看到作者内心的冲突、挣扎与思考,以及试图给出的种种选择与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