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历史。
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意思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干不过就撤。你不要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容,事实上在三十六计中确实有一计就是“走为上”,但并不是“走为上计”。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区别那可大了。
如果是“走为上计”,意思就是先打算逃命。而“走为上”则不是这个意思。它说的是:如果在战争中已经处于不利的地位,那最好是想办法先撒退,用以保存实力。
而且,在三十六计中,“走为上”是排在最后的,就说明这是没法子中的法子,如果有一线希望,就应该采用之前的瞒天过海、以逸待劳、声东击西等更上等的计策。
你可能注意到了:三十六计中的不少内容取自《孙子兵法》,难道两者是一回事?
《孙子兵法》不背这个锅,人家是正宗的兵法,是很严肃的专业著作,是军事大学的教科书。而三十六计更像民间故事集,可以理解为实战策略集,说白了就是“野路子”。
那么,三十六计这种山寨货,怎么会经常会与《孙子兵法》平起平坐呢?
实际上,三十六计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里面不少计策既简明又实用,一旦学会掌握了,对于自己的为人处世、职场事业都会有所助力。
那么,这门课会帮到你什么呢?
我们所讲的三十六计与别人讲的不太一样,主要是通过三十六计来讲历史智慧的。
1. 36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如果你对于历史的兴趣一般般,完全可以先来学习这套课程。我们会在讲述计策的过程中,融入历史故事,这无异会极大的激发你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十六计就像是36扇窗,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窥探真实的历史场景。即便你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太明白每一个计策的涵义,也可以先了解相关的有趣历史故事,比如著名的长平之战、淝水之战,我们都会讲到。
2. 60多个文史常识。
我们把这门课做得有点像是冷知识宝典一般,里面充满了趣味。比如,你知道瞒天过海中的那个“天”是什么意思吗?
你一定会张口就说:那还不简单?就是天空呗?
其实,你想错了,这个“天”指的是天子,也就是皇帝,在历史故事**指唐太宗李世民。具体一点说,这个故事原本就是出自于一部关于太宗李世民的小说。
其实,类似的成语和故事在三十六计中,还有很多。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着异彩纷呈的故事,而它的真实本义通常也并非你所想,我们都将为你一一讲解。
2. 磨炼思考方式。
那么,三十六计作为古人的智慧宝典,我们现代人可以使用吗?
肯定的。很多古人的智慧是可以穿梭于时空的,只要还是人类社会,它们就是通用的智慧。只要你加以练习,并勤于思考,它们就会转化为你自己的智慧。
比如围魏救越,就是告诉我们可以曲线救国,有些问题没有必要硬刚,可以绕个弯,更容易的解决。
比如以逸待劳,是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我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等到精力充沛、头脑清醒后才更能有效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