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
据说在英国的文学史,有一本非常传奇之书,它是史上最有争议的小说——它野性、沉重,充**血而且猎奇不断。
它就是《呼啸山庄》。它就像一把刺透人性的利剑,将爱恨罪罚血淋淋的跃然纸上,让**呼过瘾。可是,就是这样一本杰作,刚出版那会儿,却被人骂惨了,被贬为“糟糕透顶的小说”。
但是,时过半世纪之后,《呼啸山庄》就迎来了命运大翻转,逐渐风糜世界,并碾压了《简爱》一举成为世界十大名著。
只所以拿这本小说跟《简爱》对比,主要原因是两位作者是亲姐妹,《简爱》的作者叫夏洛蒂·勃朗特,是大姐,《呼啸山庄》的作者叫艾米莉·勃朗特,是三姐妹的老二。
《月亮与六便士》的作者、文学大神毛姆极为推崇《呼啸山庄》,他认为除了这本书,再也没有别的小说把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与执着写得那么淋漓尽致。
再次读《呼啸山庄》时,最令我内心震颤的一句话是:
“惩罚恶人是上天的事,我们应该学会宽恕。”
虽然说起来这么简单,但是书中的男主希斯克利夫却至死都没有做到——
童年时,他被养父之子无休无止的欺压;成年后,他又被恋人毫无底限地背弃……
正是这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让希斯克利夫的性情逐渐变T,开始学会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报复他人,并在仇恨之中迷失自我。
这部小说刚问世时,书中直击灵魂的人性描写让很多读者感到窒息,指责它是:
一部恐怖的、令人作呕的小说。
然而,只要是经典,在历经风雨后,一定会绽放光芒的。如今《呼啸山庄》的呼声越来越高,被众多读者奉为神作。
有很多心理学家会尝试通过心理学的原理来分析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比如,希斯克利夫的处世态度可以时刻警醒我们:
如果只是一味的纠结于过去的伤痛,我们就会离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
而学会放下那些不值得的人和事,才能治愈自己、善待人生。
《呼啸山庄》是一部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的作品,除了上述所说被心理学家们推崇,也是文学家口中的经典,还被文学评论家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巨作。
不过,如果你认为这些夸耀过于沉重,则可以把那些主线之外的部分全部放下,只把它当成一本爱情小说来读。
即便如此,这依然是一部大作,写爱情故事的小说千千万,可是能把爱而不得、因爱生恨甚至成仇、因复仇而毁灭这个悲剧链条写得无比流畅,且震心动魄者,却少之又少。
最关键的是作者艾米莉·勃朗特从来没有结过婚,甚至没有谈过恋爱。而且,她幼时居住 在一个荒凉偏僻的山坡上,母亲英年早逝,家里却有六个孩子。
早年家庭的贫困,让艾米莉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传统教育,心里状况也不是特别健康,一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可是,这个家庭的孩子却有一个好习惯,他们爱阅读、喜欢编故事、经常在荒野上嬉戏,所以他们自幼就有丰富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