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复杂人际关系中修炼
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都有社交恐惧症。
人际关系是如此重要,因为人毕竟是社会动物,没有人可以脱离人际关系单独存活。可是,大部分人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它。
美国哈佛医学院进行过一项持续了75年的调查研究,结论是:
真正让人活得快乐的,并不是财富或者名利,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在中国这个几千年的熟人型社会,人际关系似乎尤其重要。从小就会有很多人告诉你,你得先做人再做事。
所以如果我们不突破人际关系的瓶颈,我们几乎没法正常的开展我们的人生,更谈不到事业。因此,我们要学习曾国藩,因为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他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他出生在209年前,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润芝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欲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近代以来的所有伟人里面,我只佩服曾国藩一个人。
润芝先生对曾国藩的佩服,其中就包括对曾国藩接人待物方式的认可。如果我们细品润芝先生的一生,他在很多方面是学习曾国藩。
难得的是:润芝先生的死对头校长也一样是曾国藩的小迷弟。虽然在很多地方两人都针锋相对,但是在学习曾国藩这一方面,两个人却是不谋而合。
按理说,曾国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他并没有太多的天赋。
他是一个天资很差的人,他的智商并不是特别突出。一个秀才他前后考了七回,他性格当中也有很多致命的缺陷。按照我们今天的分法,他的性格偏内向。
年轻的时候,他性情傲慢,以自我为中心,因此经常跟别人发生冲突。我们看家书、日记,他刚到北京的时候,动不动就会跟对方骂起来;在家里头他跟弟弟也经常发生冲突;在官场上他也没有经验,一度搞到众叛亲离的程度。
比如有一次他去随份子,看到有一张桌上有一个空座,他就走过去了,坐下来刚想跟大伙儿打个招呼,结果这张桌子上的所有其他人纷纷离席而去,把他一个人扔在这儿。他在官场上就混到这种地步。
但是后来经过自我调整与反思,曾国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应该说后来他这一生在各个方面几乎处理的都不错——在小家庭当中,对妻子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丈夫;对儿子,他是一个既严厉又慈爱的父亲,家庭教育很有一套;在大家族当中,对父母、祖父母,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孙;对弟弟们,他是一个非常尽心尽责的长兄。
在朝廷上,他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忠臣。虽然跟皇帝一度发生过冲突,但是最终他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在职场上他虽然一度跟所有人都搞得很紧张,但是他特别善于反思和调整自己,最终找到了跟不同类型的官员相处的最佳方法,让自己得到了同僚们的助力。
在湘军团队内部,他凭着自己宽广的胸怀和个人的魅力,和本来很难团结到一起的湖南人紧紧的团结到了一起,完成了平定太平天国的重任。
曾国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之所以能成功,最关键是他善于反思和调整自己,这也是曾国藩一生最大的特点。在这个系列里,我们将分几个方面来讲一下曾国藩的人际关系心法。
第一部分:讲他如何处理家庭关系。讲他和父母兄弟、儿女的关系,讲他的儿子为什么能成才,但是他的女儿为什么婚姻不太幸福,也会讲他的夫妻关系,包括他为什么要在五十多岁娶一个十几岁的小妾。
第二部分:讲他的职场关系。讲他怎么处理与上级以及高层人物,比如道光皇帝、咸丰皇帝以及大学士穆彰阿等人的关系。曾国藩对上级有一个特点,就是绝不紧跟。为什么不紧跟呢?这个我在节目当中会细讲。
第三部分,讲他的朋友关系。包括曾胡左李四大名臣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是怎么做到跟胡林翼坦诚相待,几乎堪称完美的典范。也可以看到他是怎么跟最难相处的朋友相处。
第四部分,讲他与自己的关系。包括他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处理压力,如何面对Y惑,怎么读书,怎么买房,怎么处理生活琐事和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