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典故。
什么是《声律启蒙》?
这个问题特别好,如果说学习《声律启蒙》,学到最后连这是个什么东西都不知道,那就算是彻底失败了。
其实,说起《声律启蒙》很多同学都可能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些,但是对它始终都不是很了解。
《声律启蒙》是一本很经典的国学入门的著作,它的作者是清代的车万育。如果你想要学习更高深更厉害的国学知识,这本书可以给你当个小向导,帮你把基础打牢。
《声律启蒙》中的这个“声律”指的是咱们汉语读音和声调的一些规律。学习这本著作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这些规律,培养对汉语的语感。这也是我们学习诗词歌赋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比如说咱们来读读声律启蒙的第一篇的前几句: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你看这几句读起来是不是特别好听,是不是感觉很有节奏感,有种朗朗上口的感觉。来,咱们再看这段文稿,是不是觉得这几句话特别对称呢?
这背后有两个秘密,也是汉语声律很重要的两个特点:
一是押韵,二是对仗。
我们先来说押韵,什么叫押韵呢?你看风空虫、弓东宫这几个字是不是听起来特别接近?
那是因为他们的韵母都很相似,把这些读音特别近的词放在某几个句子的结尾,产生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这就叫押韵。
古代的时候还没有汉语拼音,但古人和我们一样聪明,他们想了个办法,就是把押韵的字都集中到一起记下来,用其中的一个字来做代表,这就是韵部。声律启蒙按照不同的韵部分为30部,每一部有三篇。所以整个声律启蒙一共有90篇。
声律启蒙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对仗。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刚才我们读的文段有个特点,就是一句里的上半个字和下半个字,或者说上半句和下半句是一一对应的。
比如“云对雨”中“云”和“雨”是相对的,“晚照”也就是夕阳的意思,和“晴空”是相对的,“人间清暑殿”和“天上广寒宫”也是相对的。你看这上半句和下半句字数是一样的,上半句一个字,下半句就一个字。上半句五个字,下半句也就是五个字。
除了字数一样,字词的类型也得是一样的。比如“三尺剑”、“六钧弓”,“三尺剑”说的就是三尺长的宝剑,“六钧弓”说的是拉力100斤的弓箭。你看3和6都是数字,能对上齿。和钧一个是长度单位,一个是重量单位,也能对上箭跟弓都是武器,对起来也是没有问题。这个就叫词性相对。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总结一下,声律启蒙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是押韵,二是对账。
好多诗人、文学家都用押韵和对仗的办法来写诗词、做文章,写出来的诗词和文章都很优美,读起来特别顺口。
古代的小同学们要吟诗作对,就可以从这本声律启蒙学起。现在学习声律启蒙呢
一方面能让我们感受到汉语的音乐性,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还能帮助我们掌握押韵和对仗。
这对于我们学习诗词歌赋、平时说话写文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