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课。
在这个课程里面,我们会一起学习曹雪芹、李商隐、海明威、汪曾祺等名家的作品。
你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都是死人的小说哟。
我要说的是,在文学这个领域中,你很难说一个不在世的作家已经死了,他们的灵魂会随着作品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活下去。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就获得了永生。
一说这个,你可能会自卑了:那么高大上的作品,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有必要读他们吗?
我认为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什么是经典作家?
我认为他们不管是怎样的天才,都有一颗平常人的内心。他们可以成为全人类的代言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永远活下来了,他们成为伟大的人。
但是,当我们面对经典作家的传世作品时,我们恰恰应放轻松,他们的情感表达就是最普世性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那种场景下最恰当的表达,他们的理性思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常识理性,他们对生活方式的感知也跟我们对生活的感知一模一样……
如果我们带着这样一个认知去阅读经典,我们就会发现:噢!原来这些大人物始终于我们就站在一起呀!
说到这儿,还得对上面的说法做一下补充:
第一,经典具有丰富性。几乎每一个语文老师讲的经典,都不太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就是因为经典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经典就会表现在迥然不同的光辉。
第二,经典需要不断地阐释。而且经典绝对经得起多种不同方式、不同角度的解读。
比如《红楼梦》,你可以从普通爱情故事去看,也可以当成一本阴谋小说读,还可以当成一部野史,又可以当成一部曹雪芹的自传体小说。当然,对于红学家而言,它就是一本诗词集,或者一本食谱,再或者是一本园林游记。
第三,经典具有自由的特质。经典就像一只自由的鸟儿,可以跨越种族、文化、时代,成为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的巨大福利。
这样说起来,似乎经典反而不值钱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因为经典的产生过程并不容易,唯一的考验标准就是时间。
而时间简直就是一把杀猪刀,什么样的伪经典在它的面前都将原形毕露,而说到底时间无非只是读者的代表。
所以,我虽然是一个作家,但我非常珍惜是一个读者的身份,所以在这套课程中我会与你一起站在经典面前,一起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