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务运动说起的近代史。
一看这个标题,你可能就会明白了,这是一个讲述中国产业发展的近代史。
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一直会说中国近代没有真正的工业,或者说中国的工业过于弱小。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中国的农业而言,那时的工业当然是弱小和不堪的。
从洋务运动说起的近代史。
一看这个标题,你可能就会明白了,这是一个讲述中国产业发展的近代史。
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一直会说中国近代没有真正的工业,或者说中国的工业过于弱小。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中国的农业而言,那时的工业当然是弱小和不堪的。
但是,其中照样有很多标杆企业出现,而中国现代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是那时企业的一些传承。
那么,在中国近代百代巨变史中,企业家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通过我们一起回顾中国百年商业史,想必你就会得到答案。
我们把镜头切换到1979年9月的一个日子里,法国汉学家白吉尔正坐在北京的一个办公大楼里。她在等一位重要的中国官员的接见。
白吉尔是国际知名的中国近代史学者,她跟知名汉学家费正清有长期而密切的合作,也曾参与费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的写作。
白吉尔后来回忆说:
那位官员从门外步履稳健地走进来,后面跟着五六个随从。
从外表上看,他似乎只是一位五十刚出头的中年人。而他身穿的直领中山装,则是中国官员的常见服装。
他这副干练的模样,让我想到了美国的商人。而他胸口插着的隐约可见的金笔,以及手腕上名表和脚下的小牛皮名鞋,则足以显示出他的家世和修养,让人不由得心生敬重。
白吉尔笔下的这位官员就是荣毅仁,他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荣德生的儿子,而荣家就是一部中国产业变迁的活历史。
这荣德生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他被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他与兄长荣宗敬曾经一度控制了中国近一半的面粉厂和纺织厂。
像这样一个家族,在新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被批判的对象。也就是在与白吉尔会面之几年前,荣毅仁还是被打压的对象。那时,他一直在机关食堂里的锅炉房运煤和打扫卫生。
在十年浩劫期间,他的日子就更惨了,经常挨批斗不说,甚至连指头都被打断了。直到1978年,他才被救出来,担任了中信公司的董事长。
这个中信公司,就是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家的大本营,里面有好多位资深的老牌企业家,作者在对他们的研究过程中,也经常处于各种纠结之中。
白吉尔后来出版了《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她指的是1911至1937年。在她的书中说:
我由衷地感到:以流行的革&命史的视角研究中国商业发展史,是极其有限的。
20年代的中国企业家的崛起,只是中国商业发展长河中的一朵小小的水花罢了。
而中国在1978年之后的迅猛发展,这绝对不是一个个案,而是现象级的事件,里面含了太多来自于历史的基因。而历史也越来越呈现出很多另样的面孔,中国的现代化也被置于到革&命之上。
这让我意识到:需要重新打量中国企业家在20世纪历史中的巨大贡献,也需要把长期混为一谈的现代化与革&命予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