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轻生个案:心理危...正文

轻生个案:心理危机干预模板

发布于9月前   {{plCount}}评论   {{actData.readnum}}阅读
轻生个案:心理危机干预模板
文/不一样的天空

轻生个案:心理危机干预模板


心理危机,是心理学家卡普兰在1964年提出来的心理学概念,指一个正处于内外困境中的人,此时的困难程度远超日常危机处理方式和支撑**,使他处于前所未有的巨大困扰中并造成严重的心理失衡,这就是“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或称之为介入,就是为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们提供身心支持的疗愈技术,有一些专家专门对此进行研究,提出了危机干预的六步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正向的反馈。
本文我们就为大家解析此法。


求助者情况

北京一专科院校的大一女生,20岁,由辅导员陪同来校心理中心接受咨询。

经了解,求助者的情绪极不稳定,有严重的轻生倾向。
经观察,求助者身体微胖、行动迟延。
眼睛一直低垂,身体几乎不动,面部木讷、言语平淡无生气。

事件经过:求助者于前一天傍晚感到绝望,已写好遗书。
至晚间21点欲跳湖结束生命,后回湖边一直有人未能如愿,被同学找回宿舍。


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

危机干预实质上还是心理咨询的过程,所运用的技术主要是倾听与提问、共情等。
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如下:

  • 咨询师准备好为求助者提供心理支持,开始倾听求助者讲述他的状况和问题;

  • 在倾听过程中在关键的情绪转折点通过表情和语气词表示认同,鼓励求助者排解情绪;

  • 咨询师归纳求助者的处境与问题,使其看清自己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为其树立信心;

  • 协助求助者运用各种疗愈资源化解危机,重获心理平衡。

虽然说心理危机干预并无固定程序,但六步干预法可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指导性步骤。


01 为问题定性

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永远保持好奇心尤为重要,打从求助者进入咨询室的那一刻起,心理危机干预就已经开始了。
咨询师应该迅速而准确的界定求助者面临的心理处境和面临问题。
在本个案中,咨询师是以一个开放性问题开场的。

咨询师(C):昨天下午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你有自S的打算呢?

求助者(S):我也搞不太清楚,从初中开始就是这样,每年入春时都会有几天心理很难受。
因为以前有这样的经历,我知道只要能熬过这几天就会好起来的,可是这次真的受不了了,我快崩溃了,太累了。

我想做一个友善的人,我一直在这么努力,可是总换来别人的误解。
有一天我洗衣服,连舍友的衣服也帮着洗了,她们居然说我讨好人别有用心,她们为什么要这样用我?

经过分析,心理咨询师认为求助者的心理有两个问题:一是季节性抑郁; 二是人际关系困境。


02 给予求助者安全感

让求助者体会到安全感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原则。
在干预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时刻关注求助者的安全需求,力求把他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危险感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因此,在问题定性后,咨询师应该立即对求助的自残、轻生冲动予以评估,必要时应该采用一些专项措施。

本案的操作如下:

咨询师(C):如果给自S冲动从0到100打分,昨晚你想要跳湖的冲动,打认为是多少分?

求助者(S):90分。

咨询师(C)是不是当时的自S冲动已经非常强烈了,可是你还是有10分生存的愿望,请问那是什么?

求助者(S)我想到了爸爸和妈妈,不敢想如果我死了,他们怎么度过余生。

咨询师(C)我想你那个时候一定想到了爸爸妈妈,而且你不愿让他们悲伤,所以一直在犹豫是否自S,对吧?

求助者(S)是的。

咨询师(C)我想知道,在这个咨询室里,此时此刻,你再给你的自杀冲动打分,会是多少?

求助者(S)50分,我已经比较冷静了。

在心理咨询中,让求助者对自己的历史情绪和当今情绪打分,是一种很直观和有效的心理评估技术。
在本案中,通过两次评估,我们得知求助者的心理状态是可控的,而且她的状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我们相信:这种对于自身安全的确认,无论是对于咨询师,还是对求助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带着这种确信,咨询师就可以对求助者更深层次的心理境况进入探索。


03 成为求助者最强大的心理支持

这一步的核心工作是与求助者建立起良性的协作关系。
当然关系是建立上持续不断的沟通与交流基础之上的,咨询师应该让求助者感知到自己是可以信任的,而且可以给他以帮助和支持。

在本例中,在确定求助的心理危机处于可控范围后,咨询师接下来的主要工作是鼓励求助者讲述和倾听,并在此过程中运用语言和肢体给予她以关心。

咨询师的友善态度迅速赢得了求助者的信任感,她开始向咨询师讲述了与室友的相处困境。
她一再表示自己一心向善的为人之道,与大部分人的漠然处之不同,咨询师适时的对于求助者的这种努力和意愿表示了肯定,并对她在人际关系中受到的委屈给予同情,有效的表达了同理心。

在讲述过程中,求助者也讲到她喜欢阅读,特别喜欢一位日本作家的作品,他的作品中关于情感的细腻描写引起了她特殊的共鸣。
因此她很希望以后移民日本。

就是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咨访双方建立起了越来越深厚的信任关系,求助者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理解和关心她的人,而这在她的现实生活中是可欲不可求的。


04 适时提出改进版应对策略

对于正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人们,他们的思考维度是极其狭隘的,难以看到一种问题的更多种解决途径。
咨询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为求助者提示更多的可用的变通方案,供她去选择。
这是特别有必要的,因为这些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远比自残要来得多。

在本例中,咨询师认识到:要想帮助求助者从自S的冲动中彻底走出,最好是采用一种变通方案。
而在访谈的过程,咨询师注意到求助者有很明显的抑郁倾向,有转向抑郁症的可能。
而在临床实践中,自S倾向也确实是抑郁症的伴随症状之一。

于是,咨询师建议求助于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自我测评,结果显示她处中度抑郁状态。
于是自S的问题定性就发生了转向,变得更加具体,成为如何克服抑郁症的问题,这就简单多了。

接着咨询师向求助者提供了关于抑郁症的讯息,比如

  • 她现在的自杀冲动是抑郁的一种表现,而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问题,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 每个人都是一定的抑郁问题,心理学家们也很关注这种状况,发展出了很多治愈的方法,既有心理手段,也有药物疗法。

  • 国内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可以针对性排解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自S-抑郁”的变通,咨访双方都有了明确的疗治目标,治愈的信心也得到了加强。
而之前,求助者痛苦绝望的主要原因就是问题不明,而自S只是一个结果。
当知道了自己是抑郁,求助者面前就有了明确的敌人,而且完全可以与之战斗,她开始对于不久后的胜利充满了期待。

鉴于求助者较重的病情,咨询师建议她转诊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以药物为主,辅以心理咨询。
求助者开始追问药物治疗会不会有负作用,以及治疗效果等等具体的问题,此时她已经从自S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对于未来重新充满了希望。


05 一起确定诊疗计划

从这里开始,进入具体的转诊治疗的具体实施,由咨询师与求助者一起制订行动计划,开始矫正求助者情绪失衡的状态。

本例中需要转诊到医院,这需要校方和家长的支持。
经过协商后,校方**到家长,与之沟通了具体的情况,家长表示会予以积极的配合。

几方共同认定目前最需要解决是的缓解病人的抑郁状态,针对此做出以下安排:

  • 请假一星期时间,转至心理医院就诊;

  • 按照医生的诊断,进一步采用药物和心理治疗;

  • 求助者好转后,恢复正常学习,与此同时由学校的心理中心做跟踪辅导。

本例中的求助者情形已经严重到心理异常的层级,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畴,因此转院是十分必要的。
在确定这个计划的过程中,是由咨询师主导的,这会让求助者有一种被保护的安全感,而不是对她弃之不顾。


06 让求助者确认计划

请求助者复述计划,并让她明确保证按照计划实施。

{{actData.zannum}}

评论

{{plCount}}条评论
评论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轻生个案:心理危机干预模板不一样的天空

关注点赞
文章 0获赞{{authData.zannum?authData.zannum: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