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好的家庭始于减少这4种内耗。
有位达人曾说:家庭如果想向上走,暂时的贫穷并不可怕,家庭内耗才是最大的障碍。
近些年,也有不少学者研究家庭风水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家庭环境怎么样,就会生出什么样的气运。
其实大部分家庭都像刘震云的小说中写的那样——“一地鸡毛”,这样的家庭不一定马上就衰败,可是已然没有太大的向上空间。
相反的情况呢?家人之间相互包容和体谅,即使目前的生活条件还不太好,困难总会过去,触底反弹随时开始。
01 家庭不是出气筒
如果有人问你:爸妈哪种行为最让人无法接受?你可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乱发脾气。
世界上到处都是这样一种人——在外谦恭有理,回家刻薄凶恶。
其实不光是我们普通人,大画家毕加索也是如此。
他对待家以外的人永远都是春风满面,不管那人是业界大咖,还是普通的老百姓,毕加索都会显得真诚友善。
即便是家里的某些设施坏了,来了一个修理工,他也会热情有加,甚至不惜赠予自己的画作。
可是,只要没了外人,老毕立刻翻脸,简直就成了一个无道的暴君——
妻子百依百顺,他却经常谩骂,甚至大打出手;
儿女敬重有加,他却满嘴粗话,甚至赶其出门。
毕加索的恶行给家人造成了终生难以抚平的伤痕,儿子终日酗酒麻痹自己,女儿患上重度抑郁,长期接受心理治疗。
到毕加索年迈体弱之时,这才想起重拾家庭的温暖,可是所有的亲人全部弃他而去,他只能在孤单落寞中走完余生。
倪匡之妹、名作家亦舒说:人之大错莫过于,对生人太客气,对亲人太苛刻。
千万不要以为家人因为爱你,你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发泄负面情绪,他们也会受伤,甚至会留下一生的伤口。
02 不要乱批评
无端指责是一种不能再坏的作法,《热锅上的家庭》中的主人公卡罗琳就是这样,永远一脸狰狞,天天满心不如意,哪怕是任何一件小事,都会引发她的大发雷霆,比如儿子落了课本、女儿没叠被子、丈夫回家迟到……
有一次在卡罗琳准备晚餐时,她大声叫所有人过来帮忙,可是最后只有女儿帮她摆好了餐具,而此时丈夫和儿子却正忙于打游戏无动于衷。
对于女儿的帮忙,卡罗琳非但没有一句感谢,反倒是恶语相向:“就做了这点小事儿?”
女儿自然是委屈的,于是两人争执起来,卡罗琳便咒骂女儿对自己不尊重;丈夫实在听不下去,给女儿帮几句腔,她又对着丈夫大嚷:“都是你惯她!”
好嘛,就这么一件小事,家里闹得鸡犬不宁,最后女儿离家出走,丈夫和儿子也不再搭理她。
大家都会说:家是幸福的港湾,如果每个人都像刺猬,乱刺他人,家庭也会成为无边地狱。
德莱赛说:容忍和和体贴,才是家。
家庭,是人际距离最近的地方,所以发生冲突的机率也最高,俗说:勺子没有不踫锅沿的,在这种时候,如果大家不包容,感情就会越来越远。
有位哲人说: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凡事各退一步,家庭才能为大家遮风挡雨。
03 不要随意操控
提到朱自清的名篇《背景》,大家总会被浓浓的父爱所打动。
而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回事,朱自清的父亲是一种很传统的封建家长,就是讲究“父为子纲”的那种,这对于留过洋且长期在欧美游历的朱自清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实话说,父亲的手伸得确实太长,即使是朱自清结婚后,父亲还要亲自给他们的小家做主。
矛盾的焦点自然是财务,朱自清每个月的工资要一半上缴给父亲。
这在开始时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可是那个时期不讲究避孕,基本上是怀上就生下来,因此几年下来朱自清就有了三个孩子。
于是开销越来越大,自然上缴给父亲的钱就更少了。
对于父亲这个封建家长而言,这种状况根本无法接受,他怒不可遏,擅自找到校长,取走了儿子的全部薪水。
朱自清忍无可忍,这是要他妻儿的性命呀,于是愤然辞职,搬到了外地。
说实话,在家庭中很容易生出过分的控制欲,因为家中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很模糊。
主动权似乎总掌握在父母的手中,他们吃过的盐比孩子吹过的米都多,因此他们总会觉得自己的想法与作法都是万分正确的。
于是他们以爱之名想要为儿女包办一切。
或许他认为的是事实,然而他却忽略了每个人都拥有的独立性,谁也不甘心成为别人手中的傀儡。
长此以往,难免会心生隔阂,感情越来越生疏。
04 对家人过高要求
俗话说:关心则乱。
一段关系的变糟,通常是因为一方过于在意,因为过于在意,而想让对方成为自己想像的样子。
家庭中的矛盾,有很多是因此而起。
另一个方面,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家庭矛盾随之而来。
有位名博主讲述过自己的故事,恰值婚后七年之痒,她的丈夫依然是小职员,于是她看丈夫越来越不顺眼,嫌丈夫不会赚钱,嫌丈夫不思进取……
她的苛刻要求让丈夫越来越无法忍受,两人的争吵频繁越来越高。
如果不是她的那次生病,或许这段美满的婚姻早就划上了句号——
那天半夜她开始发烧,丈夫感觉不对劲,马上起床,帮她敷毛巾喂药,一直忙到天亮都没再合眼。
在那一刻她的心中好暖,突然就释然了:有这么好的老公,还想啥呀!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平凡就是常态,我们应该学会接纳家人的平凡,这才是幸福的始点。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