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当代人最稀缺的价值:情绪价值
情绪和价值这两个词我们都知道,可是把它们放在一起还没怎么见过,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先卖一个关子,我们来讲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话说疫情期间,有对夫妻赶飞机去外地办事。
那天真倒霉,忘了测核酸,去机场的路上又出了车祸,结果连机场的大门都没有进去。
真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妻子光火透了 ,一时管不住口,什么破记性、破车之类的粗话张口就来。
老公却很淡定,他搂着妻子,安慰她道:赶不上飞机、撞车都不是什么大事,你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你说有多么神奇,妻子一听到这话,马上就松弛下来,满脸歉意的说:老公,我只是太憋屈了,你别在意噢。
接下来完全换成了另一种画风,两人难得在百般忙碌中放松一下,一路上完整观看了日出的全过程,又到一家异域风情的小店吃了一顿美美的早餐,然后回家补觉。
日子真是再好没有了。
外出的事,明天再说!
事后听这位妻子说,自己的原生家庭影响不太好,比较情绪化,哪怕一件小事不顺心都会很心烦。
而老公刚好情绪稳定,为人也很豁达。
在说起老公的时候,她的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我想她是在庆幸遇到了良人吧。
正是因为遇到了这样一位好老公,她的每次心情不佳,都会被及时觉察并顺利化解掉。
在老公的悉心呵护下,她也变得包容温柔。
恰当的婚姻果然是可以让人更好的。
何为情绪价值?
此例中妻子从心情烦躁到放轻松的过程,就是一种“情绪价值”。
我们说情绪价值,就是消化负面情绪,并引导转向正向的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是非对错,而是对方的感受、情感和情绪,一句“你不开心最重要”足以抚平世界最坚硬的刺猬毛。
很明显,和能够创造情绪价值的人在一块,我们不需要太做作的伪装自己,不用太担心犯错,只要用心做事、用心交流即可。
我有创造情绪价值的能力吗?
很遗憾的说,大部分人都没有创造情绪价值的能力,毕竟世界上90%以上的人都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
你可能就郁闷了,为什么好老公都是人家的?
我不得不说:你能说出这样的话,就说明你自己不能创造情绪价值。
至于好老公是人家的,这一方面可能是他们在满世界洒G粮,是一种伪装;另一方面是真正的好老公确实不多。
这不奇怪,因为能够包容他人的人本就不多,要想创造正向情绪,通常还需要有一点心理学的知识,很显然这种人可遇而不可求。
先不说这些吧,我们来看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不具备创造情绪价值的能力呢?
1 缺乏心理学的常识
这里并不是说你一定得把心理学的那些术语背得滚瓜烂熟,而是说对于心理运作的机制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心理问题的剖析、发现和处理得有一些基本的经验。
否则,情绪或情感对于你来说就是不可触摸的东西。
正如上例中的妻子,她只是在生气,自己却走不出这个困境。
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她来说,生气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情感或情绪,它只是一个结果,而造成它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比如无法掌控的无助感、受到责备的憋屈感、无法出行的挫败感……
如果你是一个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就可以从这些杂乱的毛毛中梳理出线索来,认清生气的根源及发展过程到底是什么,然后抚平对方的炸毛,创造情绪价值。
2 过于自恋
很多人心中可能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一定地位的人来说。
你可能会担心:如果去安慰对方,会不会表明是自己的决策错误呢?
这种人的毛病就是在于太想掌控一切,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化身。
或许在他的心中,对他人臭骂一顿才能显示自己强大的力量。
这就是典型的害怕自恋受伤,而无视他人的负面情绪。
索取了情绪价值,ta为什么不给我?
中国社会的现实就是:很多夫妻的感情并不好。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原因是其中一方不会索取情绪价值。
夫妻吵架的典型场景是:
妻:“你妈真是个老戏精,你回来前还躺着玩手机,你快回来了,她赶紧去擦地板,这不是在打我的脸吗?”
夫:“我妈帮我们带孩子也不容易,就你多事。
我每天上班都快累死了,不要拿这些鸡毛小事烦我!”
看似双方都在抱怨,其实呢,只不过是在向对方索取情绪价值,或曰撒娇而已。
如果其中有一方收到了这个信号,给予对方安慰,那就是另一种场面了。
可是呢,很明显双方都不是善茬儿,索取情绪价值的方式有些不对头。
双方原本的意思应该是:
妻:我很委屈呀,婆婆的作法让我很生气,我的段位不够啊!
夫:我工作好累呀,渴望家的温暖,我无力处理你和妈之间的事。
可是呢,双方在表达时,都掺杂了语言的噪音,比如“是个好戏精”、“就你多事”,这些过于负面情绪化的语言,容易带偏节奏,从而错过就事论事、就事论情的机会。
事实上,很多人的情绪处理模式是继承于原生家庭的,如果父母一遇到事都会大吵大闹,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处理家庭矛盾的方式应该也不出于此。
一个在严厉家庭长大的孩子,就很会形成讨好型人格,他们索爱的方式是委屈自己、保全他人;
一个在暴躁家庭长大的孩子,就易形成受挫型人格,他们索爱的方式是表现自己的可憎之处。
在不健全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很难认清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多是由潜意识控制的。
而一个从小在爱的环境中成长的人,他会很清晰的表达自己,且能识别对方的状态。
上例中的妻子如果把指责改成“我感觉无法融入这个家了,妈妈的作法让我感觉自己做错了事,我觉得自己好孤立。
”这样或许丈夫的表现会是另一种情形,十之八九他会给予妻子支持的。
如果丈夫说:“让你受委屈了,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马上告诉我,我去跟妈说。
”如果妻子听到这么一句,想必立刻就会展开笑颜了。
千万要记住:我们是在索取情绪价值,而不是搞人身攻击,不是在发泄。
那样只能是消耗彼此的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