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爆文有一天,突然发现...正文

有一天,突然发现再不需要朋友了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有一天,突然发现再不需要朋友了
文/龙爸开讲

有一天,突然发现再不需要朋友了


贾平凹说过:生命是一次孤独的旅程。
如果活得长一点,能陪伴自己的人最后都会离开,更何况每个人在此过程中的经验与心路历程都极具个性化,实在无法与他人分享,即便是至亲也不行。
面对生死离别、爱恨情仇等重大的生命变故,都需要自己独自去面对。
 

所以,对于人类而类,孤独应该才是永远的底色,只不过它会随着年龄的变化演变出新的形式和内容而已,毕竟各个时期人们所要解决的人生课题是不相同的,我们的心理需求也会迥异。


童年的孤独

幼时,我们的孤独感主要来自于各个方面:家人的无法陪伴和同伴的缺乏。
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儿童来说,这两种孤独他们都同时拥有,所以说他们就是这世间最苦的一批人。

还有,幼儿的孤独也有可能来自于他人的不理解。
因为他们通过那双纯真的小眼睛看到的世界,与大人对周围的熟视无睹是截然不同的,况且,两代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尽相同,这些也会带来孤独的感觉。


青春的孤独

其实这些还好吧,如果家长们努努力,孩子这个阶段的孤独还可以消除或减轻。
可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问题就严重了,孩子的孤独感更多的偏向于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转化为情感或情绪上的孤独。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身体急剧发育,他们的身心都会出现巨变。
他们开始对异性有懵懂的躁动,开始有了自己的隐私,开始思考我是谁之类的终极问题。

此时的年轻人如果性格偏内向,就容易产生孤独与无助感,友谊与爱情也会带来更多的自我价值观的改变。


成年的孤独

人们成年之后的孤独感多半来自于对于人生初衷的迷失,此时过多的想孤独的事情其实是比较奢侈的,因为生活压力太大了,工作的、家庭的各种矛盾又会接踵而至,让他们焦头烂额。
或许只会在夜深人静之时才会发现活得很盲目。

圈中人们都是周旋于利益,身边人来人往才无法交心,这或许是真正的孤独。
特别是中年之后,子女长大单飞,有了自己的圈层,再也不愿跟自己说话,再后来他们成立了小家庭,我们便彻底失落了。


孤独也不错

不过,也不要过于悲观,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孤独也不例外。

当我们与老同学老同事无法交流的时候,通常会引发我们对于人生的思考。
我们说孤独并不是黑洞,它很可能是思想盛开的前奏。
这是我们探索内心世界的重大契机,你很快就会发现那里还有一**蔚蓝的天空。

孤独让我们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内心,那些原本处于喧嚣之中听不到的声音,现在开始清晰起来,我们很可能借此达到更良性的心理平衡状态……

孤独还可能是让自己更幸福的不二法门。
在正常的时期,我们天天都是忙着做各种选择,比如今晚要与谁共进晚餐?要采购哪个企业的产品?要安排部门去哪个地方做团建等,总是天天都忙得不行。

心理学说:只有人们没得选时才最幸福。
记得王蒙先生谈到早年生活时讲,年轻时在新疆生活,电视只能收到一个台,每天却乐此不疲,看得津津有味。
现在几十个卫视,看电视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所以说,选择项太多的时候,人们关注的重点就放在了选择本身,而错失了真正该关注的核心。
这样是生不出来幸福感的。

这时孤独是可以帮到我们的,远离了尘嚣,我们才能重新审视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如何品味孤独?

首先,你得有时间
人过中年之后才会明白很多事多做一些少做一些,根本就无关紧要。
舍弃掉那些无用的社交和忙碌,对于我们的幸福和健康更有好处。
太频繁的人际交流,特别是跟那些没有价值的人交往,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和徒增压力。

其次,清理掉许多好友
朋友是一种成本很高的财富,因为你需要太多时间去打理和维护。
可是人的精力只有这么多,对于无关紧要的朋友,就先放一放吧。

最后,找回自我
有些人总是很遗憾自己没多少朋友,并以此认为自己的人生不够成功。
可是你到50岁以后或许就不会这样想了,因为这时你不再需要朋友,有自己足矣。

因为真正的朋友是要相互支持取暖的,而你自己完全可以做到这些,为自己加油打气,实现个人成长。
幸福其实就在自己手中。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有一天,突然发现再不需要朋友了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