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小兄弟对打?父母...正文

小兄弟对打?父母这样拉架会更火上浇油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小兄弟对打?父母这样拉架会更火上浇油
文/龙爸开讲

小兄弟对打?父母这样拉架会更火上浇油


上个月收到一位妈妈的咨询请求:家里姐姐7岁,弟弟刚满5岁。
让这位妈妈最头痛的是:姐弟俩见面儿就开掐,而且绝非“打是亲”的那种,是来真格的,满怀仇恨的。

有一次姐姐把弟弟狠狠推倒在地,结果弟弟的额头撞到桌角,起了大大的肿包。
当时妈妈气极了,大声斥责姐姐,还怒不可遏的扇了她一巴掌。
这下女儿翻儿了,眼泪扑扑答答掉下去,冲着妈妈大叫,指责她偏心眼儿。

妈妈满心委屈,说实话平常她真的没有偏心哪一个,甚至一直对女儿还心存亏欠,很担心有了二宝后,疏忽了对于女儿的关心。
却不料,女儿如今是越来越离谱,每次姐俩儿有矛盾她都是大打出手。

出现这种情况,妈妈不免会多批评几句老大,而姐弟的关系更僵了。


其实吧,二胎之家孩子们之间吵架、打架并不罕见。
如果家长处理得不得当,那必然会酿成一场灾难,很可能在兄弟姐妹之间种下一辈子的仇恨。

家长一定会问:怎么才能让他们不打架呢?我负责任告诉你:不可能。
唯一能够改变的只有家长自己。


既然打架再所难免,那么思考的角度就应该变化一下,把打架的问题转化成为怎么处理打架。

原则:第一时间冷处理

兄弟打架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如果刚开始之时父母就掺合起来,问题的性质就变了,从兄弟之争变成了亲子之争。
问题由此复杂化,无论父母站队到哪一个孩子都是错误的答案,对于另一个孩子而言,你就是偏心,因为你无法同时为两个孩子站台。

看到孩子打架,家长马上冲出来的主因,恐怕是担心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威胁,父母的眼中家庭管理的权力只属于自己,你们同是孩子,老大凭什么就来收拾弟弟呢?

这或许是父母对于家庭权力过于垄断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长兄如父、长姐如母的说法,老大天生就有管理弟弟妹妹的意识。
因此,对于老大管理老二的作法,父母首先应该是支持的。

来看看两种处理不当的作法:

  • 父母拼命护着老二。

这肯定是不行的。
最后的结果:老大叛逆,在背地后收拾老二,长此以往,必然发展成为愤世疾俗的个性;可如老大就忍了呢?也不好,容易长大后逆来顺受,成为讨好型人格。

对于老二也不好,他必然恃宠而骄,长大后爱打小报告,不遵守规则。

  • 放任老大揍老二。

同样不行。
老大在智力和武力上都是远强于老二的,老大长期压制老二,老二很可能会形成打不还手的性格,变得胆小怯懦。

而老大尝到了武力的甜头,会变得睚眦必报、自私好斗。

我想家长都不希望孩子会这样吧。


应该怎么处理呢?

既然兄弟争斗不可避免,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正向引导把打架的伤害降到最低。

按照管理学的说法就是向老大授权,你可以管理老二,但不能无节制的发泄。
不是坚决不能动手,但是处罚的框架应该明确。
比如,弟弟惹事时,你可以把他推到沙发上;如果弟弟烦你,你可以打他的手心。
再比如,如果你正忙,弟弟打扰到你了,你可以冷静处理,把自己锁进房内不允许弟弟进入。

如果弟弟不遵守规则,还可以取消他的游戏时间,为他树立规则意识。


如此一来,老大既有权力,又有了相应的处理框架,家里要规则不要发泄。
这样既可以为老大树威,又为老二划定边界。
老大既然有了权威,就会更有责任心,更愿意谦让和保护老二。

可是,这样做的前提是老大愿意自我约束,如果老大超出了边界,或者自己做错了事,他也会受到应有的处罚。
由于明确了责权利,在这个时候老大便会自知理亏,不会再无理取闹。

那么,这样做的话,对于老二会有什么影响呢?

  • 懂规则
    这种作法的好处在于大家都是按规则行事的,父母给予了老大授权,大家都有一定之规,而非遇事就发飙。

  • 懂得先来后到
    老二是最后来的人,在很多方面成熟之前,受到父母、老大的管束是很自然的。

很多时间,父母之所以偏袒老二,总是担心老幺吃亏。
实际上,你根本就不需要为他担心,小孩子都是鬼精鬼精的,他们都很精于算计和试探。

这就是为什么家长严厉,孩子就规矩得多,否则孩子就爱惹事。
只不过,老二们的试探对象多了一个姐姐或哥哥。


最后的一点忠告:

01 老大与老二不需要绝对的公平

为了避免因“偏爱”而引发兄弟姐妹矛盾,很多父母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追求绝对的公平。

比如买衣服、玩具的时候,各买一件,而且还要一模一样的。
把水果和蛋糕分开,要平均分配得不差一丝一厘。
当两个孩子吵架的时候,父母也一定会分清是非。

可是在父母强调公平的同时,潜台词是不公平,是在不断的提醒孩子注意自己是否和对方的一样多,哪怕自己并不需要或者不喜欢那件东西!

所以,我们应该少强调公平,多强调差异。
比如今天下班后,妈妈带了姐姐喜欢的炒酸奶,而给弟弟带了他喜欢的芒果汁。

只有当公平不被反复的强调,孩子们才会真正思考:我想要什么?如果硬要“公平”,大家都会很累也更敏感。
这或许就是漂亮国的尼哥罗人,到现在也还是感觉自己被歧视的原因。

02 每个人得到的爱,不必非得一模一样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说:孩子不渴望平等地分享父母的爱。
他们需要的爱是独一无二的,而不是相同的。

所以,对于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不要对孩子说:我爱你,就像我爱我的兄弟一样。
而是要表明:我对你的爱是独一无二的,不会为任何人改变,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我很特别”。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小兄弟对打?父母这样拉架会更火上浇油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