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6-18岁的家庭教育建议,一定要收藏!
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父母也在不断的学习。
世上有很多职业都有专业的学校可以去学习,而唯独做家长这件事,纯粹靠自己摸索。
或许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你还在疑惑:我真的了解过孩子吗?
细想孩子以往的种种,比如:
孩子小学三四年级时那么害怕女生,为什么?
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孩子就不听话了,为什么?
为什么孩子自从初中开始就不愿搭理人了?
……
我们不应该把孩子当作小白鼠,哪个家庭也难以承受教育失误的后果。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了解一些教育的基本规律,遵循一些基本的道理和原则,才能够有理有据的更好的教育孩子,而不是拍脑袋、靠感觉,没有一步一步的成长规则,所有的一切都是模糊的。
当孩子长大后家长才发现自己没有教好他,可是哪里会有后悔药呢?
孩子的成长其实分为不同的阶段。
我们需要根据每个阶段的变化不断调整父母自己的心态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俗话说:在哪座山唱哪首歌,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我们不能说孩子的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一样,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一样。
这样做不符合客观规律,很不恰当。
无论在哪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其实都可以理解为对孩子心理的投资,而这种投资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的。
一位著名的青少年心理学专家通过接触大量案件和多年侦查实践发现:
一个人成年后的行为和心理通常是过去经历的表现和反映,与童年时期家庭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眼中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
”
家长们怎样才能让孩子,特别是6-18岁的中小学生充满幸福和温暖呢?
众所周知,6到18岁属于知识教育和技能习得的一个关键期。
个性一部分来自于遗传,一部分来自于后天,而智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遗传,而技能方面的习得多是后天的努力。
这个阶段需要对孩子的能力方向进行甄别,摸清楚孩子的天赋所在,找到能力方向的定位,帮助孩子逐渐确定他的目标自我价值。
学校教书育人,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将来才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另外,在这个时期,,孩子进入青春期,女孩12岁、男孩14岁起,开始发育出第二性征。
面对中学生,家长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孩子成长,尊重孩子的选择权。
比如,孩子进入初二后,家长就可以与孩子讨论未来的职业方向,至少提供给孩子五种未来职业选择。
在选择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而不是粗暴式的“管”。
那么当孩子出现学习困难的时候,家长该如何引导呢?
有位著名心理专家的女儿在高中阶段数学成绩不理想,找了一位优秀的课外老师为其补课。
但是女儿却直言自己数学不需要补,不如把钱另外花在英语和历史的学习上。
他思虑再三决定尊重女儿的意见,把补习的重点放在了英语和历史两个科目上,最后在高考中女儿的英语成绩提高了50多分。
孩子对自己有最清晰的觉察,要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尊重孩子的节奏。
那么如何在青春期跟孩子探讨恋爱的话题?
心理咨询师黎老师在女儿初中时,曾用挑衣服的案例,教会女儿如何确立正确的恋爱观。
挑衣服好比找对象 。
一次,母女俩在商场里挑选衣服,走到第一家商铺,女儿看中一件衣服,李玫瑾鼓励她除了这件衣服,还可以到其他商铺再看看;在不断逛商铺的过程中,女儿在对比中发现了其他更中意的选择。
黎老师借此机会说:“找对象好比挑衣服,中学就是第一家店,如果在中学时期就是早恋,那很有可能看不到未来更优秀的男生了。
”
女儿恍然大悟,从此养成了正确的恋爱观。
人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还需要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情绪更丰富的孩子会更幸福。
不要强迫孩子简单地成功。
简而言之,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和过程。
它涉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来自家庭的成员代表整个家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空间。
这也是影响最深远的。
每对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过,只要我们冷静分析,多与孩子沟通,多陪伴,一定会帮助孩子克服每一个困难。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