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点爆文脾气暴躁的父母,...正文

脾气暴躁的父母,会怎么害了孩子的一生

发布于1年前    0评论    30阅读
脾气暴躁的父母,会怎么害了孩子的一生
文/龙爸开讲

脾气暴躁的父母,会怎么害了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的很多心理问题都传承自原生家庭,我们看几个小故事:

故事1

小Q去年离婚了,原因是丈夫的家暴行为经常发生,每一次他的脾气都是暴躁,而且一旦发作起来根本就管不住自己,好像疯了一般。所以夫妻两人经常打得头破血流,经常的家B给小Q造成极其严重的心理阴影。

后来小Q了解到丈夫的家族就是这种模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丈夫的爷爷、爸爸都是暴躁之人,奶奶和妈妈则是被家暴摧残了一辈子。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小Q果断选择了说bye-bye。

故事2

小H与老公似乎就是那种“千年修来同枕眠”的伴侣,两人一见钟情。在婚前小H已经发现丈夫性格有些内向、不苟言笑,这个男人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寂寞,让她心中好疼,她想要包容他。

其实小H老公的孤僻、冰冷是遗传自他的父亲,加之从小不受家里善待,又没有合适的玩伴儿,长大后就成为孤独且忧郁的性格。

可是自从遇到小H后,他的心中突然感觉温暖了,经常会在嘴角流露出微笑来。虽然他仍不是一个温暖的人,可是已经改变了许多。相信到儿子这一代有这么和谐的家庭环境,那些负面的家庭心理遗传会被阻断的。

故事3

在商场中,一对母女正在与别的顾客因为一件衣服而争执不下。这对母女真行,穿得人模狗样的,嘴却损得不行,直把服务员骂得眼泪直流。

这母女的作派与话风简直如出一辙,更神奇的是后继有人,后面还跟着一个刚上小学的女生,她也在无所畏惧的摇旗呐喊:妈妈和奶奶喜欢这件衣服。


看过之后,你不难发现这三个故事虽然不同,却十分神似:上二代、一代身上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过于突出和明显,注定这种模板要被一代又一代复制下去。

其实也不难理解,家庭氛围就是一个大熔炉,如果不能得到产生幸福的积极情绪,那得到的一定是愤怒、暴力、忧郁等负面情绪。

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父母的思维模式、情绪模型以及行为方式,会在家中形成一种或正面或负面的软环境,而孩子在其中经过十几年的熏陶之后会深受其影响。

因此,当一个孩子成年之后,他们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都会被深深的打上这种烙印,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心理文化传承”。

对于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家庭环境会把健康、乐观、积极的幸福能力复制、拷贝给孩子,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全球知名的家庭治疗师萨蒂亚指出: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藕断丝连,会烙印孩子的一生。心理学上把我们从小到大生长的家称为“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初的最重要的关系,其环境特征往往是一个人一生思考和行为的底色。

家庭的存在会一直致力于创造、维护一种文化和遗产。你所有的情绪表达,你所有的言行,你所有未愈合的创伤和问题,都会被复制并遗传给你的孩子。

我们坚信,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所有的父母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倾注了全部的爱和力量。


如何付出才能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呢?并将这些快乐能力传给下一代?

对于孩子来说,他只渴望一个温柔的拥抱、真诚的肯定、有趣的玩耍、梦想中的玩具或美味的食物。

孩子们可能并不懂什么叫“爱”,不懂得体贴他人。更让他们恼火的是父母每天都在说“为了你好”。这时,需要的是父母以身示范,给孩子以充分的爱,当他享受到足够的拥抱、肯定、幸福时,他就能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身边的亲人,虽然他可能并不知道这就是“爱”的表达。这时他只要知道,当他这样做的时候,父母会高兴就足够了。

只有长大后,他才会通过种种经历认识到,在不知不觉中父母已经教会了他爱别人的能力,以及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幸福……


相反的,各种打骂、处罚又是什么呢?

它是暴力和野蛮的,会给儿童带来恐惧、不安和焦虑。脾气暴躁的父母至少会导致孩子在小时候变得叛逆、抑郁、多疑。成年后,他们会脾气暴躁,脾气暴躁,抱怨,争吵,人际关系不好;

最坏的情况是,孩子一生都会与抑郁症、病态人格等精神疾病纠缠在一起,造成巨大痛苦。

我们按照专家的意见,总结了“脾气暴躁的父母”对孩子造成的后果: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懦弱。

孩子优柔寡断,做事缺乏信心。或者,孩子情绪非常激动,动不动就发脾气。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变得温柔、充满爱心呢?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1 在你的脾气爆发之前,请先冷静一分钟

当愤怒来临时,请把双手握起来,闭上嘴巴,给自己一分钟的时间冷静:孩子是故意的吗?这是他的错吗?有必要打他、骂他吗?他平常不这样呀……

当你给自己一分钟时间,火就会慢慢熄灭。我们首先应该理清问题的原因和正确的做法,而不是胡乱生气。

2 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话。

发脾气就像乱扔垃圾,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习惯。而孩子也不应该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与其生气,不如温和地沟通。比如,如果你看到孩子作业没做完,不要一开始就大喊大叫、生气:你怎么还没做完?我每天都知道怎么玩!这样,孩子只会更加抗拒写作业。

如果你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温和地与孩子沟通:你没做作业让你妈妈很伤心。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完成作业,你妈妈会感到很高兴。亲爱的,现在就去做作业吧,好吗?

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用同理心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流畅地流动。这样做,孩子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

0

评论

0条评论
最多100字
脾气暴躁的父母,会怎么害了孩子的一生龙爸开讲

文章 1获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