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家庭不幸福的根源在这里……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经营家庭是一生的事业,而家庭要想经营好,做的顺序不能错。
生活中,很多家庭的不幸其实都一样,它们越折腾越惨淡,只因为搞错了做事的顺序。
相反而言,学会捋清顺序,家庭才会走向幸福兴旺。
顺序1:对工作 vs. 对孩子。
很多家庭错就错在工作排在了孩子前面。
一名央视名嘴说过:在应该教育孩子之时,你却选择了打拼赚钱,把孩子丢在一边。
等孩子长大之时,你那么辛苦赚了一辈子的钱,却抵不过他几年的败家。
每一对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缺位的父母,到最后都必然付出最惨重的代价。
记得有一对夫妇,两人全是事业型的,拥过过亿身家,在旁人看来简直就是神仙眷侣。
可是知情人却知道:外面露多大脸,背后就要吃多少屎。
因为孩子是他们的硬伤。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他们正在创业,为了不让孩子影响他们的工作,夫妻便买了一台游戏机丢给儿子。
等孩子稍大,夫妻的事业正是爬坡期,还是没有时间管他,干脆把儿子送去全日制寄宿学校,一个学期也不用回家。
本想省事,可是儿子却越走越偏,在学校里天天打游戏,还不到13岁就休学了。
这次夫妻俩才真的急了,他们俩再也顾不上工作,找到儿子讲古论今,然而孩子轻飘飘一句“你们以前不管我,现在还来干什么?”这对父母顿时被噎得说不上话来。
有位大咖说:一个人事业上无论多么成功,子女教育失败的缺憾却再也无法弥补。
自己的孩子,你不能把他丢给老师,因为孩子才是你一生最光辉的事业。
作家刘墉在谈起育儿经验时说: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经验是陪伴,从儿童期到青春期,都应该陪孩子共度美好时光,与他一起欢笑、一起长大。
刘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管多么忙,都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
他带孩子去野游,一起采摘野菜,做体力活,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他与孩子跳远、跑步,制定好规则:输了不许生气不许哭,在此过程中增强了孩子的抗挫力。
当女儿练琴的时候,刘墉会充当琴童给她翻琴谱;为了培养孩子对于科学的兴趣,他不惜与他们一起做实验……
正是由于父亲的从小陪伴,刘墉的一对儿女都很早就养成了独立、自信的性格,可以说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一位心理专家说:等你老的时候就会发现,你并不会因为年轻时少签一个合同而遗憾,却会为少陪孩子一个小时而悔恨。
确实如此,钞票永远都挣不完,也没有非去不可的应酬,只有一忽长大的孩子。
因为工作什么时间都可以做,钱也以后再慢慢赚,可是孩子教育的机会却只有一次。
顺序2:对外人 vs. 对家人
很多社会人都有多张面具,不同的场合就换上相应的面具、扮演相应的角色。
可是如果把最差的那一张面具留给家人,这就太不应该了。
可是事实上,大多数都是如此,他们把最gentleman的一面全给了外人,却把暴躁、嫌恶留给了家人。
在外人面前,他们从来都是谦谦君子,逢事格外热心——高中同学借钱,他可以毫不犹豫就汇款,甚至连个凭据都不留;朋友半夜去趁飞机,他热心的驱车连夜送行。
可是一到家里,他就原型毕露,成为一个暴君——他对老婆大喊大叫,只因为忘了洗他的衣服;他对孩子开口漫骂、大打出手,只因为孩子写错了一道题。
很多家庭都是在这种状态下逐步耗尽了最后一丝亲情走向形同虚设。
很多人都是窝里横,他们仗着家人的爱肆意妄为。
等到伤害积攒到足够多,一旦伤透了家人的心,必将是头也不回各奔东西。
懂得经营家庭的人如何做呢?有一位品牌管理师小卢,在创业之初,每天都很忙而且心理压力巨大,除了要做各种方案,还有开不完的会议和没完没了的应酬。
可是不管工作如何不堪忍受,小卢也从不在家里甩脸子、每天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停车后在车里坐一会儿,把情绪抚平后换上一脸笑容才回家。
有位达人说:家里爱和温暖的地方,脚上的灰尘应该留在门外,心里的灰尘也应如此。
家是有爱的地方,不是你的情绪垃圾场。
顺序3:对小事 vs. 对大事
一位心理学家在采访100个家庭后发现:一个家庭处理事情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家庭的幸福。
幸福的家庭从来不会因为小事而争吵,互相视而不见。
但到了大事上,他们却一点也不马虎。
他们会征求多方意见并做出合理的决定。
不幸的是,大部分家庭往往本末倒置,小事纠缠,大事糊涂。
他们一拍脑袋就做出决定,让家人失去了很多机会。
这样的家庭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越是贫穷,越是互相关心。
一个朋友从记事起,他的父母就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
如果爸爸买的菜太贵,或者丢了几十块钱的扑克牌,他回家就会被妈妈各种责骂。
妈妈做的饭菜不合口味,爸爸一边吃一边发牢骚,惹得妈妈一脸不高兴。
最令他困扰的是父母对他的教育的短视。
初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城里最好的高中,但父母却坚持让他去县城读书。
由于县收费较低,因此成本较低。
他的高考成绩很高,他想学习计算机科学。
但他的父母认为只有在体制内才能找到好工作,所以他们强迫他考入师范学院。
而他学计算机的同学,毕业后纷纷奔赴北上广深追互联网潮流,有的已经拥有千万资产。
面对父母,他心里有些怨恨。
他说:“人生的旅程看似漫长,但其实最关键的步骤却很少。
在某些关键的选择上,我家人都是小事执着,大事困惑。
结果,我的父母无法对我的一些关键选择提供正确的建议,甚至变得**。
”
一个家庭的结构决定了一个家庭的走向。
在家庭中,小事不当真,大事清醒。
大事不惑,小事不计较,是非分明,互相包容,这才是一个家庭该有的样子。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人生如果走错了路,就会让人焦躁不安。
先把生活过得顺利,好运自然会来。
无论何时,都不要以错误的方式生活。
永远记住:孩子的教育比一时的得失更重要,永远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不要为小事而糊涂。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