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认知、接纳自己的...正文

认知、接纳自己的坏脾气,情绪自由起飞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认知、接纳自己的坏脾气,情绪自由起飞
文/龙爸开讲

认知、接纳自己的坏脾气,情绪自由起飞


有人说: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潜力,爱做什么事,想怎么样过一生。
首先你要去探寻自己最暗黑的一面,因为那里有你最强大的生命力。

而这最暗黑的一面中蕴含被压抑的情绪洪流,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负面情绪。
事实说它们“负面”,态度有些不够公允,因为每一种情绪都是无比宝贵的,它们在诉说我们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是我们内心最真切的声音。

因此,学会了解自己的各种情绪是至关重要的,它意味着你与最深层的另一半自己正在对话,或者说是上述的那部分最阴暗的部分。
当你与自己另一半的接触面越来越大时,你也会更多的理解和接纳你自己的方方面面,这会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你对自我的认同,减少身心的内外冲突,减轻负面情绪的攻击性和破坏力。
同时会适度的转化这些心理能量为正向的创造性以及向上的力量。


弗洛伊德说:未被表达的情绪并不会消亡,而只是被掩埋,它会在将来以更加不堪的方式爆发。
当负面情绪来袭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消灭它们,把它们视为大敌。
事实上,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负面情绪本身是无法消灭的,即便是它们可以被消灭,在你对它们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也必将无所作为。

这样做的后果,要不就是把负面情绪压抑在心底,不断堆积成为潜在的危险,它们会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不时溜达出来给你制造麻烦,增加你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内耗;要不就是直接引起负面情绪的大爆发,直接把你的身心摧毁。



幼年的负面心理形成过程

自由是每一个人的渴望,也是历来活动家的梦想和口号。
归根结蒂,自由的本质就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套用这套说辞的话,情绪自由就是负面情绪来时适时发泄出去。

可以细想一下我们在婴儿时期是很少有心理危机的,为什么呢?在那个时段,我们非常弱小,对于环境的各种刺J带给我们的难受体验是无法忍受的,因此就会直接哭出来,把这些情绪渲泄到身体外面。
这时时候的协助者是妈妈,她会帮助婴儿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完成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工作。

首先,妈妈会给孩子一个感觉安全和温暖的生存环境,在此环境中孩子会尽可能少的受到周围环境刺J的伤害。

其次,妈妈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负面体验的耐受度,把原来不被接受的刺J转化为可以接受的。

第三,妈妈会为孩子提供一个有意识的挫折早期教育,她可以控制这个挫折的程度,让孩子既被受护,又能够面对现实的世界。

正是有了母亲的协助,婴儿才会有足够的缓冲地带去发展完善的自我,可以把母亲的很多行为转化为他自我功能的一部分,形成婴儿期相对完备的人格。

当然,这里说的是比较理想化的母婴养方式,属于理论层面的,现实在操作中要复杂的多。
因此,每一个人的早年成长中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缺乏,比如刚度过产期的妈妈通常是抑郁的、脆弱的,甚至充满了攻击性或报复性。
此种情况下,妈妈必然会将许多不当的情绪处理方式传递给婴儿,同时给孩子造成极大的不安全感。

即便是心理十分健康的母亲,在育儿的过程也会偶尔会出现母婴不同步的情况,此刻婴儿的某些心理需求会被母亲忽视,那么这一部分未被处理的需求会怎么办呢?

这时一般会触发两种自发的处理模式:解离,把未处理需求隔离到自我经验之处;或者压抑,把它们压缩到心底藏起来。
这两者是人们生命早期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塑造独特生命的重要过程。


否认和投射

被解离和压抑的部分将通过两种防御机制释放情绪:否认和投射

比如:妈妈做了一桌美食,可是孩子却不喜欢。
妈妈因此非常沮丧,她会想:“你就是因为吃多了零食才不正常吃饭的。

也许孩子确实是吃了太多零食,这似乎佐证了妈妈说法的合理性。
孩子并没有积极地享受这些饭菜,而母亲的体验是:很受挫,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
我们说:只有接受自己的局限性,我们才能接受挫折。
母亲无法接受自己的挫败感,于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妈妈,在这里偷偷做了一个替代——她用孩子的问题来代替自己的挫败。

否认和投射就是这样发生的,否认了自己的“无能”,把“我的沮丧”投射成“你的不好”。
这种替换在人际关系中非常常见。
它不仅发生在人际关系中,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如果你有心理咨询的经验,也许你说出这样的事情后,咨询师会澄清:也许这确实和孩子吃零食有关,但好像那一刻,当孩子不喜欢你准备的饭菜时,它的确让你感到沮丧和失望,因为你的努力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和反馈。
通过澄清,会帮助来访者以镜像的方式整合起来分离和压抑的碎片。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置换经常发生。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因为如果我承认自己无能,我会感到非常羞愧。
我花了这么长时间去精力准备,仍然无法得到积极的回应。
我的自尊心不允许我承认这一点。
所以我们需要分离、否认、投射。

我们每个人的个性中都有一个分离的部分。
我们的分离部分越多,我们离现实就越远。
你把自己的很多部分扔到了外面,并与它们失去了联系。
这也意味着,我们能够与自己接触的范围越小,我们离完整的自己越来越远。

可想而知,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实际的麻烦。
你会失去理性的判断,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可能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
它会对我们的生活、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产生很大的影响。


连结与释放

在生命的早期,我们无法处理的部分需求会被分离和压抑,然后被否认和投射。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再遇到负面情绪滋长的情况,你完全有能力去认识和理解它们,也给自己认知自我的一次机会。

在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疗领域,可以运用自由联想来让无意识不断连接,然后打开、触摸被压抑的部分,看到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
然后通过这样的认识和体验,我们就可以逐渐释放自己被压抑的那部分,让自己和这部分连接起来,让它流动起来、澄清起来。
那么这部分的活力与我们自我意识的活力融为一体,这时候就会回归到一个更加现实、理性或者客观的层面,既是感性的,又是反思性的。

在精神分析史上,最早应对压抑的方式就是西方教会的忏悔室。
你不断地在里面诉说,而牧师则在听。
在讲述的过程中,通过你的自由联想,那些被压抑的部分从潜意识释放到前意识,然后通过言语释放到意识。
这可能是最早关于以某种方式治疗精神抑郁的讨论。

作家通过写作表达内心世界,画家通过绘画表达内心世界,音乐家通过音乐表达内心世界。
这些部分通过作品落实到现实中,被人们听到、看到、读到,进而产生各种呼应和碰撞。
我们通过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与自己被放逐的部分联系起来,或者在人际关系中,或者在自我对话中,一次又一次地发起接触,找回那些被匆匆处理过的部分,重新定位……。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为我们揭示了新的可能性。
正确识别情绪并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自由始于看到并接受情纳。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认知、接纳自己的坏脾气,情绪自由起飞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