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不要成为伤害自己的帮凶
有位心理专家说:任何一段破碎的人际关系中,都是你自己的一份贡献。
是你自己教会了他人以何种态度对待你。
如果你一味讨好,就是换来他人的眼中的卑微;如果你只是自己在付出,不仅得不到对方的爱,还会换回来轻视。
你得到的,都是你自己该得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多爱自己,不要成为别人伤害自己的帮凶。
01 他人对你的伤害,都是你允许的
据说豆瓣上有一个“讨好人格”的小组,里面居然有近十万成员,他们全都是“不好意思”的受害者——
自己的信用卡欠款还有不少,可是当朋友要借钱时,还是自己吃糠也要借给他;
周末本来要休息,可是同事说聚会,抹不开脸去参加,搞得一天比上班还累;
……
成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你越是成全他人,他人就越不顾及你的利益。
没有底限的周全与接受,并不能换来更加良性的社交关系,只会让自己憋出内伤。
在职场中有一个法则就是:不要做老好人。
人所谓的好,是相对的,却不是绝对。
比如前些年出现很多以和珅为主角的电视剧,对于这么一个大恶人,某些剧情中展现出现的此许人性,就博得了万千观众的同情心。
这就是相对的好,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有一丁点好,大家就会觉得他还是好的。
可是如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人呢,哪怕有一点瑕疵,就会被千夫所指。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比如朋友老丁,是亲友和同事中的老好人,为人非常周到,上班帮同事取快递、冲咖啡,即便是周末被喊过来帮他们加班也毫无怨言。
如此一个尽善尽美的人,在公司的人际关系应该不错吧?
很糟糕。
老丁的付出并没有换来尊重和感恩,同事对于他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取快递稍微晚一会儿,就会换来他们的嘲讽。
毕淑敏说:如果我们不拒绝,别人当然不会受到伤害,可是却会伤害到我们最亲密的人——自己。
别人对你的伤豁,都是经过你事先同意的。
你既然要把自我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同上,那么,别人就有权利利用这个认同压迫你。
如果你的人设是老好人,别人就会脚踩着你的脸,一次又一次的让你丢脸。
真正能赢得他人尊重的,是你独立、自尊的样子,没必要刻意的迎合他人,更没有必要去讨好跪舔。
只有你自带光芒,还能刺退那些宵小之辈。
02 别人这样对你,是因为你先这样做。
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情况是:时光把青春美少女,变成一位百无一用的黄脸婆。
身边有位朋友就是如此,结婚才几年,她就已经成了怨妇。
这个小家实在让她舍弃了太多——为了照顾孩子,她忍痛丢了自己的事业,做起了主妇;为了周济家用,她把自己婚前的财产全花光,还要一分钱掰成两半用……
然而,青春和财富的耗尽,并没有换来丈夫的恩爱,只得到那个狗男人的嫌弃,成了他嘴中的“没用的家庭主妇”。
朋友满脸委屈,一再咒骂丈夫的恶毒。
看到她苍白的脸、凌乱的头发以及身上邋遢的衣着,我也是心中一阵刺痛:“当你不爱自己时,没有人有义务去爱你。
”
周围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的努力换来的,不要求回报的付出是毫无价值的。
《清单人生》中的主人公玛丽,跟上面的那个朋友如出一辙,她的一生都在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
小时候,为了得到妈妈的爱,她做了很多事情,主动承担家务。
可是做得多错得也多,因此她经常被妈妈咒骂。
成年后,她又尽心尽力照顾家庭,从来没有过自己的生活和圈子。
可是换来的却是丈夫的出轨。
玛丽的一生都在渴望爱,却从来都是求而不得。
从来没有一种卑微能换来爱,当你舍弃了自己,也只能换来他人的蔑视和冷漠。
如果你想要别人爱你,请先学会爱自己。
03 不要帮别人欺负你自己。
有位作家说:不要害怕得罪别人,你要知道,没有一个角色能不得罪人,甚至你可以得罪你周围百分之九十的人。
毕竟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那充多的关系值得你去妥协。
每一个人只有露出锋芒、露出利爪,才能为自己穿上坚硬的铠甲。
西班牙电影《授权》中,女主角帕兹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
她在职场上游刃有余,男友温柔体贴,还有一个时刻陪伴在身边的好闺蜜。
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表象,里子却都是悲伤和无奈。
她工作勤奋,但老板却无视她的努力,升职的是一位新员工;
男友很自负,天天吹嘘他的“伟大事业”,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得靠她养活;
闺蜜伤心中她总是想尽办法去安慰,可每当她难过时,闺蜜却在玩手机,对她极尽敷衍……
她总是过度关注他人的感受,却没有人顾及她的感受。
帕兹最终受够了这种卑微的生活,决定不再忍了——
她愤怒地批评她的领导,指责他有偏见、盲目;
她丢掉了那个“逃避现实的寄生虫”男友;
当闺蜜再次在她面前刷手机,她一把夺过,扔进了垃圾桶。
短时间内,她辞去了工作,分手了,结束了一段友谊。
但她却感到无比的幸福。
当曾经柔软如羊的她露出锋利的爪子时,她的世界变得清爽起来,十几年来第一次睡得很好。
蔡康永说:说“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你不必强迫自己陷入无法摆脱的泥潭。
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就是善待自己。
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远离那些消耗你精力的关系。
人生只有几十年,你没必要活成别人生活的附属品。
你要对自己的感受负责,你要对自己想要的生活负责。
当你不再为别人的需求付费时,每一天都会是新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