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如何打造自己的流量池

文/龙爸开讲
心理咨询师如何打造自己的流量池。
想要做一名成功的心理咨询师并不容易,且不说咨询的实战能力多么难以提升,即便是对于很多工作能力很强的咨询师,保持稳定的咨询流量也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有位资深的同行说:对于咨询师新手而言,心理咨询是买方市场;而对于资深咨询师来说,这却是卖方市场。
所以,新手的当务之急是要从买方市场挤入卖方市场。
当然,这个晋级的过程,也是一个生死难题,如果解决不了,新手就没有然后,多半要退圈了。
咨询师的自我营销
对于自己做工作室的咨询师,别的先不说,最好是先把朋友圈打通了,先把自己做心理咨询师这件事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朋友圈里为什么能卖东西呢?应该最主要是心理抵触比较小,除非是那种纯粹的营销号比较招人烦,真正的亲友一旦晒什么,大家都会比较关注,需要的时候选择那些渠道购买的可能性比较大。
作为心理咨询师,营销自己的最大障碍恐怕是自己的胆怯,似乎让身边的朋友知道自己在做心理咨询师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而人家其他的微商似乎就没有这种心理纠结,巴不得拿个大喇叭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正在做XX店。
卖东西这件事,总是开始的时候很难,对于大规模的营销而言,有强大的投入,在你还没有想清楚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掏钱了。
而心理咨询师是不可能有这种资源的,一切只能慢慢来。
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咨询师的身上没有光环,不可能让人目眩神迷,只能实打实来,每一个咨询的个案都非常宝贵,因为服务不好的话,对于双方都会感觉很不好,对方付出的不只是金钱,还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尤其是有一面之缘的那种,你还在浪费对方对你的信任。
最后一点,或许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圈子稍有一点重叠的亲友,如果你不是一个可靠的人,咨询过程中的倾诉很可能成为暴料现场,这些内幕很可能流传到圈子中,成为大型社死现场。
因此,如何能让自己成为“可信的商品”,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新手时刻要提醒自己的事情。
而很多行业就是要靠以时间换销量的。
身边有一个做微商的朋友,刚开始做的时候,谁也不敢找他买东西,生怕是一锤子买卖。
可是不知不觉间,这位朋友已经做了三年,眼看就是真心要做这件事,于是身边的朋友有这种需求时便开始向他下订单了。
这就是信任。
如果第一次试了,感觉还行,价格也合适,那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消费,否则就白白了。
这个经验非常宝贵,因为信任不可能从天而降,是需要通过努力获得的。
事实上心理咨询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身边的很多同行都是专业从事这行两三年之后,才会有身边的亲友推荐客户过来。
这就是一个以时间换信任的历程。
如何把自己营销给亲朋好友?
新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坐冷板凳,不少人会问:“我什么时间才能找到个案呢?”我通常的建议是:先翻翻新的朋友圈,或者问问你的亲人们,如果他们都不知道你在搞心理咨询,那就说明你还没有进入角色。
我们一直鼓励新入行者写公众号文章。
不仅要把文章发到朋友圈,也要用红包鼓励的方向请大伙儿帮着转发,你如果能在微信上看到类似的文章,通常就是这种方式传播出去的。
有些人会想不通: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干货文章,还要掏钱请人看?别人打赏的还不如红包发得多,心里太憋屈了。
这是一个误区吧,你是在扩大文章的接触面,跟别人打赏压根儿就是两回事。
有些学员更不像话了,别说在微信群中四处发布了,居然才自己的朋友圈都懒得发,这很让人无语。
我不得不问一句:几千字的文章都写了,发一下就这么费劲吗?
可能好多人会说:感觉这样四处发不太好,有些发小广告的嫌疑,心里这一关过不去。
当然,也有可能是对于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一行还没有底气。
或者,对于自己的写的文章没有底气,认为文章中的干货还不够多,认知不太深刻。
甚至认为请别人读自己这些不成熟的认知,实在是浪费别人的时间。
不得不说,你还是太傻太年轻,如果像我们这样有水平的人都不愿把认知和文章,分享给别人,岂不是完全便宜了那些没有水平的大嘴们吗?其实,经常看各种自媒体的人不难发现:很多做成功的号,其实水平也只是一般般,有些人甚至还刚刚入门,丝毫没有咨询的经验。
况且,你刚开始要做是并不是说让亲朋好友认识到你的水平有多高,而是要对你的职业角色有一个认知。
可以分享的东西很多
当然还有一些朋友认为自己可以发朋友圈的东西很少,写不出来好文章,自己还是刚入门,怎么可能写出来深刻的东西。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可以分享的东西可以是非常多,比如,你读心理学书籍的感受,分享你刚入行的经历,对于某一个心理学观点的认知……实在不济,也可以分享一些自己对心理学方方面面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这些努力都可以给人以启迪,起码可以完成你的职业角色定位,即是告诉周围的人:我在做什么?心理咨询是什么?它如何帮助人?心理咨询理由的生存状态是什么?
这些信息碎片构成我们自己的“形像展示”,多次多渠道展示后就会在周围人中形成你是一个靠谱心理咨询师的形象。
这可能是你周围的人日后向你推荐来访者的重要原因。
那天我和朋友聊到这件事,我们的学员咨询师C说:我觉得这需要真正的内心修养。
那段时间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招募来访者的信息,那下定决心发布的一条宣言。
然后业务就来了。
现在是每周8-10次。
我说:我不是每次都叫你发朋友圈吗?你们很多人都不发朋友圈的。
C说:知道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
我觉得是这两年的系统培训支撑了我,我这才慢慢稳定下来,真正能做到了。
迈出这一步。
我在各专业群的群昵称中添加后缀“-招募长期案例”。
我认为关键是要认识到我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身份。
”
C所说的“告知世界”确实是一个好方法,也是内心已经准备好的标志。
很多人都知道,我常说自己进入这个行业一路走来都有“贵人相助”。
贵人有两种:一种是朋友,一种是业界大佬。
但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我认同,准备好告诉大家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我之所以参加二级证书考试,是因为我陪好朋友去参加理财师考试,在现场居然还有一个报考心理咨询师培训,于是随便就报了。
当我在课堂上自我介绍时,我告诉大家:“我将在六月底离职,离职后我想全职做一名心理咨询师。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多次通过提问来参与互动,增加自己的存在感。
后来培训结束的时候,老师问我:“你决定去哪里当咨询师了吗?要不你去XX老师那里,他那儿正好缺人。
”
这就是宣告的作用,否则谁也不会知道我要成为咨询师的决心,没有人会帮助我。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