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龙爸开讲
内向者就是自卑、不合群?别傻了!
契诃夫说:在生活中,你无法改变风向,却可以调整自己的风帆。
这句话似乎就是专门为性格内向者准备的。
在这个满是竞争和压力的时代,内向者似乎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他们常常被贴上各种与贬义的标签。
这意味着大家对内向者有着极其深刻的误会,而这些误会中最为有名的几个标签就是:羞怯、自卑以及不合群。
内向者与外向者
在英语中,社会跟社交是同一词源,意思很明显,社会就是由各种社交行为粘合而成的。
因此,在传统的意识里,这个社会是属于那些外向者的,他们有自信,社交能力强,是天生混社会的。
而内向者则一直被忽视,被否定,以致于可能连他们自己都认为是自卑和不善交际的。
本来这种态势维持的平衡还是很牢固的,外向者可以一直作威作福,可是互联网的春天到来打破了这一切,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了网络相关的工作中,让很多本来跟线下社交强相关的工作解绑。
而且随着社会越来越多样,很多机构和公司也不得不对于内向者提供更宽容的态度和更人性的工作空间。
时至今日,内向者完全不需要自卑了,虽然他们在混社会上确实稍有劣势,可是他们思想深邃、富有创造力,而外向几乎就成了肤浅的代名词,也什么可骄傲的。
我们再来说自卑。
这是一种很负面的评价方式,不只是感觉某一方面的能力不足,而通常还伴随着对自己整个人或整个人生的否定,包含了对自己的不满和沮丧,对于的人生充满了质疑。
习惯上,我们总是把内向与自卑等同起来,而实际上,两者只是偶尔的结伴而行,自卑却并不是内向的必然结果。
或者简单的说吧,只是内向+真正或假性的低能力,才会产生自卑。
如果一个内向者在很多方面都很优秀,那么他反而应该是自信,甚至自恋的,只不过他不喜欢与很多平庸的人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看起来更加高冷一些。
或者是他的自我世界太丰富多彩了,根本就无暇顾及周围那些不相干的人和事。
再来说外向者,他们通常只是在混日子,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只有那么多,我们实在不能苛求,一个人在社交圈里面面俱到,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很博学、思想很有深度的人。
况且,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特别喜欢表现出来的某些特征,通常并不是他的优势,而且在劣势之上伪装出来表象。
因此,外向者的自信很可能只是一个假象,他们很可能是更加自卑的人,处于极度不安全感之中。
由此看来,简单粗暴的以内向或外向来粘标签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行为,忽略了个体的多样性和复性程度。
内向者自卑的传说
那么,内向者为什么会长期被贴上自卑、不合群、软弱这样的错误标签呢?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也比较复杂,有社会、文化习俗方面的原因,也源于一些广泛流行的误解,比如——
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
正如前述,在传统社会,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熟人社会中,社交能力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因为外向者的表达能力较强、社交能力出群,会更被看好。
而内向者则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此被主流社会认为是自卑或不合群并不奇怪。
社会喜欢的差异。
内向者更喜欢在小圈子中交流,对于大型社交活动,简直就是社死现场,他们会感到各种不适或焦虑。
这也会被其他人认为是不合群。
喜欢在沉默中。
对于内向者而言,并不多喜欢无话找话,他们更喜欢在沉默中呆着,他们不太愿意主动暴露自己给别人,因此会造成他人的不了解。
刻板印象。
对于内向且能力低的人而言,他们确实更有可能是自卑或不自信的,因此社会中就会把这些刻板印象套到所有的内向者身上。
文化背景。
有些社会会更鼓励外向性格,群体性不喜内向者,因为他们不符合社会的期望。
于是,会对内向者进行意识形态层面的打压。
自我评价与外界评价相左。
有一种情况可能是在内向者本来很自信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沟通或者外界的刻板印象,造成了认知的偏差。
总而言之,将内向者并不是自卑、不合群代名词,大家可以看一下古往今来多少思想家、科学家几乎都是内向者,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内向者如何走上自信之路
既然我们明白了内向的人并不等同于自卑,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这个误区,帮助内向的人建立自信呢?可以这样,比如——
接受自己的性格:内向的人首先应该接受自己的性格,不要试图强行变成外向的人。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最好地利用自己的性格特征,是建立自信的基础。
寻求支持:对于内向的人来说,寻找支持和理解的社交圈很重要,如果周围都是真实欣赏你的朋友和家人,这会增强你的自信。
挑战你的舒适区:内向的人可以逐渐挑战自我的舒适区,逐步扩大自己的圈层,但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每一个小小的社交成功都会建立信心。
积极思考:积极思考对于建立自信至关重要。
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关注自己的优势和成就,而不是过多关注别人的长处。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自卑继续影响您的生活质量,寻求心理治疗或咨询的专业帮助可能是明智的选择。
专业的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您应对自卑并提高自信心。
自卑与内向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然而,简单地给内向的人贴上自卑的标签是不公平的,并且无助于了解他们的真实品质和潜力。
通过心理学研究和深入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内向的人也可以在自信、积极、充实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只要你接受自己,寻求支持,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培养积极的心态,任何人都可以走上自信之路,不再遭受自卑的困扰。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