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远离指责型人格,...正文

远离指责型人格,它会毁了你

发布于1年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远离指责型人格,它会毁了你
文/龙爸开讲

远离指责型人格,它会毁了你


你总能遇到一些爱抱怨的人,他们就是工作或者生活环境中的毒源,会把所有人的心情全毁掉。
如果你与这种人走得太近,你会倍感压抑,直到看不见自己的什么优势,活成一个低价值感的人。

指责型人格是很常见却又总被人忽略,为什么呢?说起来还是比较尴尬的,这种人格你说健康吧,确实是不健康,可是也谈不上太严重,相对于抑郁症、分裂症这样的,简直就不是事儿。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看似平凡无奇,实则危害却是具有的,正如指责型人格,如果没有及早进行干预,不仅会对本人的心理健康有极大危害,还可能灾害到周围的人。


几种类型

心理学上,把指责型人格一般分为三种:

01 刺猬型:这种人特别爱挑剔,看人看物都是以负面的角度审视。
这就像刺猬一样,对身边的人都采取防御和攻击的态度。

比如,综艺中的某些主持人和嘉宾,一上来就怼天怼地的,仿佛什么事他都看不惯,真是太“耿直”了。

02 潜逃型:这种人遇事就先撇清自己的责任,把出事的原因都推给客观或者他人。
他们总是在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或者环境太恶劣,却从来不愿面对自己的缺陷。

记得《大宅门》中景琦的大儿媳就是这种人,俗话说就是“穷撇清”,爱说的话就是“不干我的事”。

03 碎嘴子型:这种人不说是同一种话反反复复说个不停,让人心烦,还为人刻薄无情,语言犀利尖酸,如同一把刀子,杀R诛心。

在张爱玲的回忆中,她的母亲就是这种碎嘴型人格,自小给她留下了深深的心理伤痕。


指责型人格的伤害

神经学家通过对大脑扫描实验后发现:负面词汇,比如“你真笨”、“你真差”,会刺J大脑令其产生大量的皮质醇。
而这种激素只有在巨大的压力下才会大量释放。

经常分泌皮质醇的话,可能导致一个人的记忆力下降、抑郁以及肥胖等身心问题。

因此,与指责型人格在一起呆久了确实是非常危险的,如同置身于一场灾难之中。


你可能认为受伤害的人只是被指责者,可是你能想到:指责者也是受害人吗?他们之所以爱指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一直都处于巨大的精神内耗之中,他们指责他们只不过是缓解自己的焦虑和不安罢了。

这种作法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防御机制”。
当然指责只是防御机制的一种初级形式,可谓是伤人一千自损八百,两败俱伤。

其实,指责型人格者也是比较可怜的,他们早年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通常是很不幸的,在那里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同样的指责者,他们在成长中习得了这种不好的行为和人格。

当然,一种人格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
指责型人格的形成也是如此,除了上述的原生家庭环境外,社会内卷程度不断加剧也是它的成因之一,这种人格是对于竞争环境的一种应激反应。


面对指责型人格

应对指责型人格的最有效方式是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发展强大的自我意识
比如:

提升认知: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会因为他们的看法而否定自我。

提高沟通技巧:学习与各种人打交道,提高自己的情商,从而化解指责者的尖刺。

学会保护自己:对于他人明显的侵犯性言行,勇敢说“不”保护自己。

寻求帮助:在内心压力实在巨大的情况下,可以请心理咨询师帮助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指责型人格对于指责者本人也并非什么优点,最好是及时的矫正。
当然,这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可以尝试以下方式调整:

反省:指责型人格者要认识到这是自己的问题,不及时改正的话,会发展成病。

心理援助: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帮助自己探寻行为背后的原因。

改善交流:通过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学习更健康的交通方式。


面对指责性人物时,我们不仅要学会保护自己,人们还应该理解并同情那些表现出这种行为的人。
他们的行为可能是无意识的,源于深层的心理需求和未解决的情感问题。

通过理解、沟通和专业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帮助自己,共同营造一个更健康、更和谐的人际环境。

社会文化背景在指责性人格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某些文化中,严厉的养育方式和过高的期望可能会促进指责行为。

例如,家长和老师可能认为严厉的批评会激励孩子或学生更加努力,但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对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造成长期损害。


指责性格不仅影响个人心理健康,还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经常在社交场合遇到挑战,例如难以建立深厚的友谊和浪漫关系。

他们的伴侣和朋友可能会感到不断地被评判和贬低,这可能导致关系紧张和疏远。


在工作环境中,指责性的性格也会造成问题。
此类人可能会因频繁批评同事和下属而导致团队士气下降,甚至可能在工作环境中造成负面氛围。

组织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经理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如提供培训和心理支持,以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整体福祉。

对于那些意识到自己可能具有指责性人格特征的人来说,自我成长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自我探索和改变,他们可以学会如何更积极、更有建设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


最后,社会和政策制定者也应该承担责任,通过教育和公共宣传,提高公众对指责性人物及其影响的认识。

学校、工作场所和社区应提供相关培训和资源,帮助个人认识、理解和应对指责行为,促进更健康、更和谐的社会环境。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远离指责型人格,它会毁了你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