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应该是一个语言大师

文/龙爸开讲
心理咨询师,应该是一个语言大师。
心理咨询师在工作的时候,可以使用的工具并不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便是语言。
事实上,即便是对于医生而言,语言也依然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有位著名的心脏病专家提倡“双心”医生,一个是心脏病医生,一个是心理医生。
而心理医生的干预输出就是语言。
说话能治病?厉害了!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语言功底更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语言能力不达标,职业上必是举步维艰。
有位心理咨询大佬在做督导的时候,一直都把语言作为提升学员实力的主要目标。
“督导”,就是咨询师找更有经验的咨询师(督导师)获取专业技术上的指导与帮助。
可是,在督导的过程中,他总是觉得内心十分无语:我这个学员是咨询师吗?因为对方往往是连个案的情况都说不太清楚——
学员拿出音频说:“老师,这是我这个案例的录音,还有这些,是我在咨询中做的记录和回忆总结。
”老师:“你先报告一下。
”学员:“我是放录音,还是读一下报告?”
老师:“给你10分钟时间,把这个个案说清楚!”
学员:“啊?30次的咨询10分钟讲完吗?还有这么厚的一本笔记。
”老师:“你要照着念吗?”
学员:“要不怎么报告啊?”
老师:“摆脱音频和笔记,现在你来报告!”
学员:“怎么报告啊?”
如果一个咨询师连脱稿简介自己个案的能力都没有,这跟没有做过这个案例有什么区别呢?
这话重吗?
不重。
如果是我做的案例,我也会报告给我的督导师,就是一模一样的方式用几分钟时间让导师知道我的个案的关键信息。
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肯定不能只对案例进行复述,而是要把个案转化成为你思考的一部分。
而思考恰是很多咨询师不屑于做的事。
有次督导一位咨询师时,问他:你对这个案例的评估是什么?
他显得满脸无辜:这还需要评估吗?这让人实在无话可说了,跟来访者做了几十个小时的咨询,连人家怎么回事都还没有搞清楚,难道双方一直是在胡扯吗?
我们这样说:连评估都没有心理咨询,等于还没有开始,如果真的是这样,咨询师应该乖乖的把所有的收费全部退还给人家。
心理咨询中的语言转换
心理咨询过程中,语言发挥作用通常要经过三次转换:
01 来访者说的话,你听懂了吗?
咨询最基本的要求,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沟通是同频同步的,否则你连人家的话都听不懂,又谈何治愈?
比如,北京话“胸市炒鸡蛋”,你如果听懂了说的是“西红杮炒鸡蛋”,那就明白他中午吃了什么,否则就是一脸蒙圈儿,双方的沟通限入尴尬。
当然,这个比方是最初级的无障碍沟通,来访者的谈话中还可能有很多坑,比如专业术语、潜台词、下意识的谎话,等。
咨询师只有准确无误的听懂对方在说什么,才能开展下面的工作。
02 理解来访者的现状与问题。
准确接收来访者的信息后,心理咨询师需要对其中所包含的情绪、来访者的现状与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专业技能、经验相结合进行归纳总结。
还以上面的“胸市炒鸡蛋”为例,咨询师至少可以据此对接自己的方言储备,推断出:对方是北京人。
03 用对方的语言回应。
咨询师需要把自己对于来访者的情况判断后,重新编码后反馈给对方。
每当访客说出一个单词时,语言经过上述的三次转换。
转换后,仍以对方能理解的语言返回,为访问者的教育、文化、家庭和社会背景所接受和理解。
这句话完成一轮又一轮,就构成了心理咨询的过程,这符合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否则就叫闲聊天儿,或者说废话。
事实上,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都应该是一位语言大师。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熟练的心理咨询师,你就必须练习你的语言,永远都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如果你没有震撼力,就不要说话。
如何准确练习语言?
你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学习、足够的专业训练、刻苦的语言表达能力练习、敏锐的观察能力。
使用语言的能力不仅与语言本身有关,还与观察能力有关。
如果你只说话不看听者,你的语言又何谈准确呢?有时在咨询室里,经常会接待来访者,说我和爱人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很好的沟通。
我说你们两个有交流吗?他说每天都会沟通。
每天如何沟通呢?他每天都要和爱人聊两个小时。
可是他一说话,爱人就会低下头去织毛衣。
我说这不叫沟通,这叫上课。
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
他自称是沟通大师,声音非常好。
他带着儿子来找我,说他儿子不去上学。
我问他儿子,你为什么不去上学?儿子说:都是因为爸爸。
我说:你是他爸爸,你为什么让他不能上学?
他说:我告诉他每天上学6个小时是多么重要。
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
找到好工作才能赚大钱,赚大钱才能娶到漂亮的女人。
他说:我天生就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这真的是心理咨询师吗?
我说:**爸给你讲课的时候,什么感觉?他说:我感觉有一千只苍蝇飞过来。
儿子想要反抗,而反抗的方式就是不去上学。
这不是沟通。
如果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讲就是一个小时,那效果跟上面的情况是一样的。
心理咨询师的任务不是去上课,而是一看到案例就能做出假设,然后快速收集信息,验证假设,形成评估,然后制定帮助计划。
我经常告诉来访者,我们是同一类人。
我经常有和你一样的想法,但你的想法在你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比我大得多。
心理咨询师应该敏锐地意识到此时此刻正在发生什么,以及此时此刻我们应该做什么。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