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心理学如是说

文/龙爸开讲
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心理学如是说
套用一句社会话的名言:“在讨厌面前人人平等!”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讨厌者名单,区别只在于有些你讨厌的人,确实是恶行累累、十分烦人;而更多令你讨厌者,却只是很普通的角色,你压根儿就说不清楚为什么不喜欢人家。
这个无意招惹你的人,可能是你的某位同事,也或者是某场聚会中的一个人。
可是,为什么你就会烦了某个人呢?
01 可能是他触发了你的潜意识记忆
按照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说法:
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可能会经历一些身体或心理上的创伤。
虽然后来创伤痊愈,可是这种创伤的记忆一直保存在潜意识中,只要有相似的触发事件,潜意识中的创伤就会被激活。
这被称为“条件性情绪反应”。
这种经历或许是你上小学的时候学骑自行车,结果摔下来擦伤了腿。
虽然这事已经过去了很多,可是从此以后,你只要看到自行车就想躲开,这就是形成心理阴影了——当你看到自行车,就会想起自己摔倒的事情,当时摔得越重,你的创伤记忆就会越发刻骨铭心。
以此类推,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会不会也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曾经讨厌的“点”呢?这些点可能是带给你不好记忆的某种颜色、服饰,或者他本人太像你曾经讨厌的一个人。
他们倒霉就倒霉在跟你的糟糕记忆产生了碰撞,那些在潜意识中的模糊印象,突然就与现实产生了“共振”变得鲜明起来。
由于他与你的童年心理阴影出现了交集,于是讨厌感油然而生。
02 是个体心理防御机制的一部分
心理学的观点是:我们讨厌他人,是人类的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
我们的“第六感”预知到了危险,它及早的发现了那人的不友好,他可能会伤害我们,或者威胁到我们的某种地位。
于是,讨厌之情便自然生成,这有点像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反应机制,是保护我们不置身于危险的重要设置。
这种自我保护机制的来源是人类的遗传基因,是百万年的智人祖先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让我们得以对险恶的环境保持敏锐的警惕。
我们的祖先从一开始就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度和警觉性,这才是人类能够繁衍生息的根本。
因为在古代,我们没有很坚固的房屋,我们的祖先总是要防止被野兽袭击。
这种自我保护的警觉,形成了集体潜意识,并铭刻在人类的基因中。
心理学曾经发现,婴儿对不同人的反应,其实体现的就是这种自我保护本能。
几个月大的宝宝自然而然的喜欢对她微笑的人,因为Ta会让自己感到舒服和安全;而另外一人看起来很凶,宝宝自然会被他们吓得落泪,不想和这样的人亲近。
可以说,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就在我们的基因里。
03 自己内心的外在投射
当我们讨厌某人时,这可能是我们在讨厌内心的自我。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心理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有同样的特征。
有句话说,如果你讨厌其他人的某些特征,那么你实际上讨厌自己的这些特征。
比如说,你讨厌那个人,他看起来虚伪、狡猾,但其实上,你在怀疑自己有这些毛病。
事实上,你把这些非常烦人的特征强加在自己身上,并投射到对方身上,于是他让你一看就觉得很烦。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投射效应”,就是前面提到的把自己的特点归因于别人。
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心理学家让化妆师在一组受试者的脸上画上一道丑陋的疤痕。
化好妆后,他拿了一面镜子,让他们看一下伤疤。
然后化妆师告诉受试者,他们需要在脸上涂一层粉来定妆。
但实际上,这层粉的真正作用是掩盖疤痕。
涂了粉之后,这些人的脸色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
然而,受试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然后他们走到街上,当他们回来时,他们报告说路人对他们非常不友好和粗鲁,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
显然,在这个实验中,受试者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受和看法可能与事实有所偏差,但由于投射效应,我们被蒙在鼓里,仍然坚信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预测中。
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情绪、偏好和过去的经历投射到别人身上,但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们不想承认。
所以有句话说:一切人际关系如一面镜子。
我们通过这面镜子看到的别人也是我们自己。
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就是你自己。
一般来说,讨厌一个人是我们内心的主观感受,但它也能反映我们内心的情绪,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讨厌一个人,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了解的机会。
现在正是审视自己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好时机。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