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什么是“心流状态”?搞懂它,生活品质zer一下就上来了

文/龙爸开讲
心理学:什么是“心流状态”?搞懂它,生活品质zer一下就上来了
每一个人的身心,都是一个能量不太大的系统。
尤其是意志力,能量十分有限,一旦用得过头儿了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
因此,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顶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管理自己的能量。
只有做到游刃有余的调度自己的能量,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但是,我们总会发现有那么一些异类,他们工作一天后还会精神抖擞,似乎他们的能量就用不完,天天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这其实是跟一种心理现象——“心流状态”有关,本文我们就来揭秘它。
◇ 01 ◇
什么是“心流状态”?
刚看到这个词,你一定会一头雾水,“心流状态”是什么玩意儿?
在这里,我们要首先介绍一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一看名字就是浓浓的东欧味。
也不太好说这位是哪国人,父亲是匈牙利人,他却出生在意大利,后来上学、成人以及事业都是在美国。
米哈里教授早在1970年就发现了上述的奇怪现象:
正常情况,一个人工作一天都会筋疲力尽。
可是,有些人却可工作一天后仍然精神抖擞,就像精力永远用不完。
他开始思考:这个额外的精神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于是米哈里可以研究那些特别有创造力的人,比如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和学者。
结果发现:每个人都偶尔会有那种精神抖擞的状态。
但是,米哈里教授仍然对于这种状态没有非常直观的感受,直到他采访到一个著名的作曲家。
作曲家讲述他的创作状态时说:
我仿佛进入了狂喜的状态,已经感觉不到自己,似乎自己已经不复存在。
我的手好像已经不受我的控制,我坐在那里带着崇敬和平静的心静。
音乐就像水流,自然而然地从我的指缝间流淌而出。
1975年,米哈里教授首次发表了对这种神秘心理现象的研究成果,并给它起了一个神奇的名称:心流。
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什么是心流呢?
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当你极度专注时,完全沉浸于其中。
当你进入这种状态时,你的效率和创造力都是非常高的。
你会忘了时间和饥饿,甚至忘记所有与创造不相干的身心信号。
而一旦你从心流状态中走出来,就会立刻恢复身心的感知,会觉得饿了、渴了。
可是,你的精神状态依旧非常好、心情愉悦。
这或许是因为:你的肉体虽然饥渴异常,但是你的心灵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
我们之所以研究“心流状态”,是因为它不仅仅出现在创作之中,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心流状态。
如果你能合理的加以引导和利用, 就可以有效的提升你的生活品质,让你更加快乐且积极。
◇ 02 ◇
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
既然心流状态这么好,那么我们怎么进入“心流状态”呢?
别急,因为并不是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进入心流状态的,心理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了进入它的几个条件:
得是你非常热爱的事情,你愿为之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你必须具备做这件事情的的技能和能力。
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能太难。
难度应该比你目前的能力略高10%左右。要有定期的反馈和奖励,而且反馈的周期不能太长。
目标要明确,知道大致步骤。
当你和你要做的事情满足这五个条件时,就有望进入心流状态。
其实,说到这儿,你应该已经想到了:有一件事情天然符合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那就是电子游戏。
相信正在看我这篇文章的你,也曾经沉迷于电子游戏的世界,你绝对深度体验过那种废寝忘食、完全忘我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电子游戏有如此魅力呢?让我们逐步解释一下。
电子游戏很有趣,感官设计令人兴奋,故事性很强,你太喜欢它了。
游戏的设计给你一种掌控感,可以很快上手操作。
电子游戏会设定难度,并不断提高难度,让你时刻感受到挑战。
通过一定的关卡后,你立即将会获得奖励。
你会有非常明确的阶段目标,比如收集宝物、通关等等。
你看到了吗?它完全符合心流的条件,所以网游如此令人着迷和上瘾,也就不足为奇了。
你一定想问:可否使用“心流”的原则来重新设计工作,让工作更好玩,让我更有动力,甚至沉醉其中呢?
◇ 03 ◇
如何在日常进入“心流状态”
其实,有一些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了,这就是行为心理学领域非常火爆的研究项目:工作游戏化设计。
每个人的工作或生活,都与他人不同,所以要把游戏化设计的理念融入其中,并没有一定之规。
不过,我们还是有一些建议:
1. 独立的空间和时间。
以不被打扰为准。
有必要切断一切干扰源,比较手机、电脑上的聊天软件等。
2. 设定可行的目标。
目标需要十分明确,可以衡量和量化的,主要是便于检查与核对。
3. 有一定的挑战性。
高于你的能力10%左右。
也就是说:要完成这个任务,你需要拼尽全力,并十分专注才行。
但你又不会觉得自己无法胜任。
4. 明确的执行计划和达标要求。
每一步要做完多少事情,如何检查,都要清清楚楚、日日更新。
5. 及时的反馈与奖励。
例如,如果你完成了一个小阶段,你可以向你的同事和主管寻求反馈。
如果你得到积极的反馈,记得给自己一个小奖励。
∨
每次完成心流状态后,要想想是怎么进入的心流状态的,如何把它复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如此这般,相信你的工作和生活一定会有大不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