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心理学·防御机制...正文

心理学·防御机制之分裂

发布于3月前   {{plCount}}评论   {{actData.readnum}}阅读
心理学·防御机制之分裂
文/不一样的天空

心理学·防御机制之分裂


分裂的防御机制,就是个体会把某些人看成是“全坏”的,而把另外的人看成是“全好”的。

这种防御模式如果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一般是体现在小孩子的身上。
事实上,分裂作为心理防御手段的形成也是在小时候,具体而言是在1-2岁期间

这时期婴儿的心理功能还不完备,认知能力也十分有限。
因此,会截然区分外部的人或事物为“好”或“坏”,比如妈妈通常就是好的,经常逗自己的姑姑就是坏的。

此时的孩子还不能够理解好与坏的特征共同体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比如“好妈妈”与“坏妈妈”在亲妈身上完美融合。

此时的个体还没有发展出客体的统一性,很难接受客体的矛盾性。
因此,幼儿会顺着自己单向的认知,对于某一个客体的认识,要么就是友善,要么就是敌对。

◇ 01 ◇
分裂如何防御

分裂防御机制可以暂时减轻焦虑、维护心理平衡,但是往往会歪曲事实,掩盖真·相。

分裂防御机制在幼儿中最常见,当然,有些人永远长不大的巨婴也会经常运用分裂这种机制。
孩子们在读故事时往往无法区分过于复杂的人物特征与性格,所以会频频发问:

“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成年人也可能会无意识地转向解离,以理解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复杂经历,尤其是当他们感到困惑或受到威胁时。
当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到伤害时,为了保护我们的自尊,我们也会倾向于认为对方比他或她的实际情况更糟糕。

比如,经常可以看到网友在网上寻求帮助,用非常恶劣的方式描述自己的伴侣,于是一群热心网友义愤填膺,试图劝说他们分手。
然而,他们转身就说:“谢谢,我们和解了”。

唉!如果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着去共情、出主意,应该多思考一下:

对方现在是不是使用了分裂防御机制?哈哈!

在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中,为了体现强烈的艺术冲突,经常会运用分裂防御机制来构造人物,塑造出来性格、立场、品德等明显对立的“好”和“坏”人物,两者之间会发生激烈的对撞。

例如,中国民间故事《梁祝》中马文才与梁山伯的对比,《白蛇传》中观音与法海的对比,都是如此。
在童话故事里,有很多女巫和仙女之间的冲突,恶继母和美女儿之间的对立。

早年的许多小说、电视剧中,常常会出现清纯、柔弱、漂亮的女主角与阴暗、偏执、妖冶的女二号的对比,以增加戏剧性。

可是,你发现没有?近年来在影视小说中,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越来越少见了。
反而是性格立体且复杂的角色备受关注。

比如前两年年《狂飙》中的反派高其强,就引发了一波想跟强哥一起学习《孙子兵法》的热潮。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出,观众集体潜意识中防御水平有所上升。

在比赛中,分裂技巧常常被用来鼓舞人们的士气,增强团队凝聚力。
这时候,对方的团队往往会视为邪·恶的、不仁不义的、充满敌意的,以此来团结己方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02 ◇
心理咨询中的“分裂”

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如果当事人表现出绝对的态度,认为完全不存在相反的情况,即便被指出其前言不搭后语,他仍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改初衷。

这种情况下,最好是琢磨一下:

他是不是处于分裂状态?

这种状态经常发生在患有精神病或边缘型人格的人身上。
这些人将每个人“分裂”成两部分——完全可爱的一半与完全可恨的一半——认为另一个人只是可爱或可恨的,这确实很分裂。

因此,这些分裂者常常认为某个人要么是有爱心的,要么就是恶意满满,而没有看到绝大多数人可能同时拥有可爱和可恨的两种品质。

在其他情况下,一些边缘人格类型和精神病患者会把一个人“好”和“坏”内摄分离开来,在同一个人身上看到两个极端,认为某人是前一天是美丽如天使,第二天残酷如魔鬼。

如果在咨询师做出任何治疗干预之前,来访者就大肆赞扬你,那么来访者很可能存在分裂防御机制。
在开始咨询之后你很快就会在客户的眼中,可能成为一个欺骗他们的卑鄙傻瓜。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尽快与对方确认他的分裂状态。

边缘型人格不仅普遍使用分裂防御机制,而且还经常使用投射性认同在咨询师之间制造矛盾,这种情况在团体心理治疗中经常发生。

有时,一起工作的咨询师会发现,他们和同伴经常因为某个成员而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一些治疗师会对这样的来访者迅速共情,希望能够救助和照顾他;另外咨询师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反感,态度强硬或者限制他们。
当这种情况频繁发生时,就有理由考虑该成员是否习惯于用分裂和投射性认同的防御机制,所以才同病相怜引发了这种情况。

{{actData.zannum}}

评论

{{plCount}}条评论
评论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心理学·防御机制之分裂不一样的天空

关注点赞
文章 0获赞{{authData.zannum?authData.zannum: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