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为什么读了好多育...正文

为什么读了好多育儿书,可是遇到孩子有问题还会蒙掉?

发布于2月前   {{plCount}}评论   {{actData.readnum}}阅读
为什么读了好多育儿书,可是遇到孩子有问题还会蒙掉?
文/不一样的天空

为什么读了好多育儿书,可是遇到孩子有问题还会蒙掉?


我经常收到父母的来信。
在信中,他们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孩子哭闹怎么办?

不管怎么说,孩子都不听怎么办?

带孩子出去玩,可是我家孩子胆小怕生怎么办?

……

在和这些父母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很多爸爸妈妈都非常聪明好学,并且愿意去为了孩子而努力。
他们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说起来头头是道。
可是到了真正要用的时候,却经常还会束手无策。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01 ◇
一个孩子和一只碗

我们来先来看一个孩子和一个碗的故事。

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去吃饭,他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
开饭之前,孩子就把这个碗和勺子拉到自己前面。

我这个朋友,也就是他妈妈,可能是担心碗被打破,就是不让他放,还故意的把碗丢到一边去。

于是,孩子就闹了起来,非要这个碗。
得,母子俩顶牛儿了。


这个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你可能会说:育儿书上说了呀,要耐心,对吧?

当时我那朋友就是这样,她很温柔地跟孩子说:你看菜还没来,咱们现在也用不到碗啊,妈妈不想你玩它,万一不小心你就把它打破了呢

当时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在一边扭来扭去。
刚开始还只是闹,后来干脆哭起来了。


我朋友还特不好意思跟我说:你看这个孩子,稍一不顺着他的意,他就哭闹
就这样孩子哭了两三分钟,当时在餐馆里还有很多人。

这个困局该怎么破?


你说:很多育儿书都教了,当孩子哭闹的时候,要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引导他说出他的感受。

我朋友当时就是这么做的,她一看孩子哭闹不止,就抱着孩子说:我知道你的感受,我知道你很不高兴,不过这个碗真的不是你的玩具,你不能玩。

结果,我这朋友越说,孩子哭得越厉害,最后她没招了,说:看样子我只能给他手机了,让他玩会儿手机


这个时候我说:你等一下,让我来试试
我跟朋友说:你听我的,就把这碗给他

我拿过这个碗放在孩子前面。
我说:好,现在这个碗就交给你保管,不过要注意啊,不要不小心掉到地上去

结果怎么样?

孩子不闹了,而且一直到吃完饭,这个碗都被保管得好好的。

◇ 02 ◇
这只碗代表着什么

为什么我会这么做呢?

因为我知道孩子就是想要这个碗,但是他又不仅仅是要这个碗。
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2到4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他喜欢这种我长大了的感觉。

喜欢去探索自己的能力,常常想要去试试看:我能干什么,我还能干什么,我不能干什么

这个孩子看起来是想要这个碗,其实他想的是:别人的碗都放在他们的前面,为什么我不能把我的碗放到我的前面呢?

所以我就把这个碗给他。
但是,要注意:我不是百依百顺,我特意说这个碗交给你保管

他知道我很信任他,他能做好这件事情,他产生了自豪感,相信“我能做好”,后来他确实也做到了。

所以说,这样的能力感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可惜他妈妈当时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故意把这个碗放到一边。
那你就相当于是阻止了他去建立自己的能力感,那他当然要哭了。


其实,很多父母可能都会在无意间做过这样的事情。
比如,

孩子自己吃饭吃得慢,你就去喂饭;

又或者你怕他把果汁洒了,你不让他倒……

你这样做,就阻止了孩子探索自己的能力,你阻止了他去发展自我,这常常就是孩子哭闹的真相。
然后,你非说:

育儿书就是这么教的,我要去处理孩子的情绪。

你去空洞地共情,企图去平复他的情绪,这就是舍本逐末,所以常常是无效的。

最后,你只能用手机去转移他的注意力,却错过了看清楚孩子真正需求的机会。

那么,下一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情,孩子照样会哭闹,你还是会认为:你看,这个孩子稍不顺他的意,他就闹

◇ 03 ◇
为什么父母会蒙掉

我为什么想说这个例子呢?因为我的朋友她也受过很好的教育,也很有耐心,也努力学习了各种育儿书。
她脑子里其实有很多育儿技巧。
可是面对真正状况的时候,她还是懵了。

没错,各种育儿书都可能会提到: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你要去共情,接纳他的情绪,安抚他,帮助他平静下来。

不过这只是养育孩子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

这些书他没有告诉你的是:不要只看表象
比如说上面的故事中,如果你只是看到了表象——孩子哭了,马上想到这是个情绪问题,就用解决情绪的这些办法去解决问题。

然后,你会发现这个万能药居然没有任何效果。

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求


你可能会说:你是心理咨询师,当然知道孩子在什么阶段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问题知道该怎么处理

实际不然,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大家一样我也会焦虑。

不过我会很快地冷静下来,因为我知道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是正常现象

所以说父母的焦虑,那么多育儿问题,所有的答案都孩子自己身上。
你要去了解孩子发展的共性,但是更要去了解孩子发展的个性。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的建议有两点:

第一,客观认识孩子

第二,耐心观察孩子

◇ 04 ◇
发现孩子的个性需求

先说第一点,客观的认识你的孩子,放下焦虑

每个阶段孩子的生理,以及他们的认知情感发展都有每个阶段的特点。

比方说0到7岁,他们的大脑还远远没有发育成熟。
那么我们对他的情绪的调整,或者是行为的控制,或者是专注力,不要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有个妈妈曾经来问我说:我家男孩子刚两岁,特别好动,专注力差,爱哭闹,爱扔东西制造噪音,只能简单地说两个字……你看看我家孩子浑身都是毛病,怎么办?

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两岁的孩子
如果一个两岁的孩子每天都乖乖地、很安静,不到处乱摸乱碰,不乱扔东西,而且能够集中注意力很久,看见别的小朋友还特别地友善……那才是真的不正常。

所以,你要对自家孩子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我家的孩子几岁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是什么样子的。

当你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我敢确定你的焦虑能放下一大半。
当你不那么焦虑的时候,你就能开始观察孩子了。


第二点,耐心的观察孩子,去发现孩子真正的需求

也有不少父母问我:很奇怪,我家孩子一洗澡就哭怎么办?

原因可能有很多种:

可能是洗头的时候,水冲到眼睛里面了;

以前的水太烫或者水太凉,他有过这样不愉快的经历;

他看到水从这个洞里面流出去,他害怕自己会被冲出去……

你不要觉得这个很可笑,小孩子就是这样,他们还没有尺寸大小的概念,这个就是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这种认知和成人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不能拿着成人的想法去揣测孩子的想法。
所以,父母的一项大修炼就是要不断探测孩子的真正需求。

而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才是养育的正确姿势,你说对吧?

{{actData.zannum}}

评论

{{plCount}}条评论
评论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为什么读了好多育儿书,可是遇到孩子有问题还会蒙掉?不一样的天空

关注点赞
文章 0获赞{{authData.zannum?authData.zannum: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