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内在动力保护记之...正文

内在动力保护记之观察者视角

发布于2月前   {{plCount}}评论   {{actData.readnum}}阅读
内在动力保护记之观察者视角
文/不一样的天空

内在动力保护记之观察者视角


如果父母的功底不够,可能教育孩子的时候,能把自己整哭了。

我有位来访者就是这样。
有一天,她家的6岁儿子与小朋友玩耍。
期间儿子回来告状说,别人把他的玩具弄坏了,看那神情真是委屈巴巴的。

这位妈妈说:你们自己解决吧
这种解决方式她用好几年了,很好用,可是这次儿子死活都不依。

我说:你想想,孩子苦恼了几年,向你求助了几年,你却只是一直是这种搪塞。
你真的想过孩子的感受吗?

之所以孩子一直来向你求助,就说明他自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虽然对妈妈不抱太大希望,也还是要侥幸试一下。
因为孩子很可怜,他真的没有别的办法。

◇ 01 ◇
为什么拒绝孩子的求助

这时这位妈妈才明白:是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过于僵化刻板了

实际上,谁家的妈妈会不爱孩子呢,让这位妈妈看到自己行为的真相后,她十分自责。
可是,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妈妈对孩子施以援手呢?

首先,育儿书中理论的内化
我们倒不是说人家书中所说都是废话、毫无用处,而是说那上面都是一些普遍真理,往往没有标明适用的场景。

当父母让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


其次,当孩子遇事回来求助时,父母可能会按照职场中的标准方式予以处理——把孩子推出去自行发展解决问题能力

这就忽略了孩子就是孩子的事实,他的很多能力这时还不具备,需要父母去教会、去扶持。

更何况,孩子的心智还十分不成熟,他们的心理能量是需要保护和温养的。
很多家长就是爱BiBi,有事没事就滔滔不绝讲大道理,从来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第三,脑中深刻的对错观
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的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先看对错。

这样做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先在内心戴上了有色眼镜,对于困境中的孩子第一时间不是去安慰和共情,而是马上要指出孩子这错了那错了,然后指导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说到底就是爹味儿太重,总是以俯视视角来教育孩子。
其实,这并不是教育,而是教训和较量。
非要把孩子批得**不是,硬要把他掰直了,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有一位高知妈妈就在教育孩子吃饭上就吃瘪了。
她真是臭理论特别多,一吃饭就批评孩子吃青菜太少,不尊重阿姨的劳动成果。
这一说就收不住口,往往会拉到旧社会饥荒饿死多少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最后还要放眼世界以谈非洲难民的大肚子收尾。

结果孩子压根儿不尿她,用各种道理辩解,最后说自己宁愿成为非洲大肚子。
这下子可把那位妈妈气得差点崩溃。

看到了吧,这就是亲子在较劲。
如果经常是这样,那后果就太严重了,不仅是日常生活一地鸡毛,还会看不到孩子的感受,破坏孩子的做事节奏和感觉,最后会彻底毁掉孩子的内在动力。

◇ 02 ◇
切入对方感受

其实,保护孩子的内在动力要先做好两件事:切入对方感受和观察者视角

切入对方感受,这对很多家长来说都是难点——家长常常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感觉。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要沿着孩子的行为路线,就像演员一样,体会孩子做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就拿吃饭的例子来说,如果我们能体会到孩子从放学开始就有饥饿感,路上看着街边各种大大小小的饭店,米线、煎饼、烤肉、火锅……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就盼着回家吃点好吃的。

满怀期待坐在餐桌前,结果饭菜上来后,感觉好失望。

你看,我们沿着行动路线,跟随孩子,观察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自然就浮现出来了。


那位妈妈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办法。

有一天下大雨,妈妈忘了接孩子放学,直到老师打电话,妈妈才急急慌慌地冲到学校,发现班里只剩下了自己的孩子。
一见面,孩子满腹委屈,带着哭腔数落妈妈,说妈妈一点都不爱他。

如果在以前,妈妈肯定会很恼火。
但这一次,妈那迅速的切换到了孩子的感受,想到孩子一个人在教室里,他一个人胡思乱想,加上外面下大雨,气温很低,心里甚至有一些悲凉的感觉。
孩子等妈妈的时候一定觉得时间很难熬,很害怕,可能还会又冷又饿。

妈妈有了这样的感受,后面的回应就特别温暖。
她赶紧给孩子道歉,进行自我批评,调侃说:哎,我就是心太大呀,差点把亲生儿子给弄丢了

然后关心孩子冷不冷,马上带孩子回家。
如此一来,孩子的情绪得到抚慰,很快就平复下来。
妈妈感慨说:觉得从前孩子挺可怜的,自己一直不能切入到他的感受,明明孩子已经很可怜了,还常常被臭骂一顿

◇ 02 ◇
观察者视角

接下来我们说说观察者视角。

如果在当时没有适当地切入对方的感受,那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用中立的语言重新描述一遍发生的事情

我们举例来说明。

周末的时候,一位妈妈约另外一对母子去游乐场玩,顺便看电影。
出门的路上接到对方家长的电话,说他们家临时有一些事情,要晚点出门,建议把孩子直接送到他们家。
他们办完事会带两个孩子去游乐场和看电影。

恰好那天这位妈妈的身体有点不舒服,就想着把孩子送过去,自己刚好回家休息一下。
结果孩子一听立刻就嚷起来,坚决不去小朋友家。

妈妈劝了半天,好说歹说,还给他买了几个蛋挞,总算送过去了。
谁知才过一会儿,孩子就自己跑了回来。
原来是在游乐场他们走散了。

然后对方家长很慌张,要跟孩子通个电话安慰一下,顺便劝他返回商场继续看电影。
但是,孩子坚决不通电话,也不肯去看电影。

这一天妈妈觉得特别不顺,自己身体不舒服,孩子不好沟通,对方家长很愧疚……各种情绪纠缠在一起,心烦意乱,她想起了这个办法,把自己切换到观察者视角,不带情绪的分别从三个人的视角描述了一遍。

第一,妈妈:身体不舒服,需要休息。
走丢这件事情妈妈觉得可以理解,不怪对方;商场离家里很近,妈妈也没有特别担心。

第二,孩子:不想去小朋友家,后来不想接电话,不想去看电影。

第三,对方家长:很愧疚,要及时安抚和沟通。

妈妈说,当她用观察者的视角从三个方向看这件事情,仿佛看到了三条清晰的路线,内心不再烦躁。
如果这件事情重新发生一次。
她在去的路上就不再会给孩子讲那么多道理,只是简单的跟孩子说:

妈妈今天不舒服,希望你能去小朋友家,在他家里你看看书或者看电视等等他们。
如果你同意这样做,我可以给你买几个蛋挞。

如果你坚决不去,那妈妈陪你去游乐场附近找个咖啡厅等着。
因为我不舒服,不能陪你到处去玩。

孩子回到家里,他决定不再去看电影。
妈妈马上跟对方家长沟通:

第一,走散没关系,孩子大了,道路很熟,不必担心。

第二,孩子不去了,你们别等他了。

这位妈妈说以前她最怕情绪纷繁的事情,用了这个办法,她能快速的剥离情绪,理出思路。

{{actData.zannum}}

评论

{{plCount}}条评论
评论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内在动力保护记之观察者视角不一样的天空

关注点赞
文章 0获赞{{authData.zannum?authData.zannum: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