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科普心理学科普之强迫...正文

心理学科普之强迫性重复:不幸真的是命运使然?

发布于10天前   {{plCount}}评论   {{actData.readnum}}阅读
心理学科普之强迫性重复:不幸真的是命运使然?
文/不一样的天空

心理学科普之强迫性重复:不幸真的是命运使然?


在生活中,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好女”总能碰上渣男

这听起来有点宿命论的意味。
但是,我们不是为了宣传神秘主义,而是在严肃地搞心理学科普。
那么,在心理学意义上,这种现象怎么解释呢?

其实,这就是“强迫性重复”。

◇ 01 ◇
强迫性重复是什么?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1920年出版的《超越快乐原则》中提出的。

书中说,弗洛伊德注意到孩子有一个小游戏:他一遍又一遍地把玩具扔到小床外边去

按照作者的解释是:扔玩具并非为了游戏本身,而是孩子在模拟与母亲分离的过程。
这时,玩具就成了母亲的替代物,而养育者把玩具重新帮他拿回来意味着给予补偿。

据说,弗洛伊德由此理解了:为什么许多成年人在关系中一再重复同一种痛苦模式
他把这种无意识的冲动称之为“强迫性重复”。


鉴于弗洛伊德的业界影响力,以及这个概念开辟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因此它很快就流传了起来。
我们来看一下强迫性重复的要点:

它是不愉快的
只是痛苦的经历才能说是强迫,但是这种行为又是个体主动发起的。

这样听起来就有点矛盾、有点反常识。
当我们的经历中有一段痛苦,我们难道不应该是回避或补偿它吗?

按照强迫性重复的说法,明知道前面是坑,我还是一遍又一遍心甘情愿地向里面跳,难道我有病?


可是现实生活中,就是有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很多人都在重复着相似的不幸。
比如一个人总是爱上有夫之妇,虽然他很想摆脱却又难以脱身。

又或者,有些人每次进入一个新的公司后,表现都非常出众,与顶头上司相见恨晚,但是共事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闹别扭,最后总是不欢而散……

类似的情况是如此之多,这恐怕就很难用巧合来解释了。

◇ 02 ◇
精神分析的解释

每次遇到这种尴尬的场景,精神分析的无意识理论就派上用场了。

精神分析师可能会说:他们之所以会重复之前的痛苦,是因为这种选择是在他们无意识的情景下做出的

也就是,他们本人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在做选择。
比如那个总是爱上有夫之妇的人,可能是因为在婴儿时期,他总是看到父母的亲密,感到自己被抛弃。

因此,他渴望介入别人的亲密关系,来不断获得补偿。

再如,跟单位领导经常闹别扭那位,或许是在无意识中把领导当成了自己的父亲,他后来的作法只是重复自己青春期与父亲斗争,最后不欢而散的经历。


尽管我们感觉经典精神分析的说法有点玄之又玄,可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个理论对类似的现象具有超强的解释能力

而且要命的是,现实中真的可能有这样的底层逻辑。
比如,我们总是会被某一类人所吸引,身不由己地与之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
因为他们确实具有我们成长中的某些重要他人的特征。

我们可能会无意识地与这样的人产生链接,从无意识层面去尝试掌控这段关系,并疗愈过去的心理创伤。

如果这种过程没有被意识所影响和改写,那个体就会一次又一次跳进相同的坑里,并形成相同的固定模式。
这就是精神分析的解释。

◇ 03 ◇
自我认同的解释

可是实际上,这种解释我从来都腹诽不已。

虽然父母过于亲密,确实会让孩子心里面有些失落,青春期的孩子也的确会与父亲做过抗争。
想必这些事情大家都经历过。

但是,它们是不是总能达到创伤的程度,并且还要用一辈子去重复,这绝对是值得质疑的。

所以说,一切强迫性重复都让无意识来背锅的作法,反而会降低这种说法的可信度。


上述解释还有另一个bug就是容易造成概念的滥用

如果我们信服强迫性重复用无意识过度解读,个体的人生就如同命运之河中的一叶孤舟,身不由己、随波逐流。
如此一来,我们便丧失了生活的主动权,那么,我们的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我想:这绝对不是弗洛伊德提出强迫性重复的本意吧。


那要怎么理解呢?

其实,用自我认同来解释就足够了。

为什么一个人会反复的经历不幸呢?

简单的说,就因为他把自己认同为是一个这样不幸的人。

比如,像李白那样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也可能在精神上还有理想主义在闪烁——我的能力没有问题,只是没有伯乐。
如果他认同这样的自己,就不会主动寻找机会去推销自己。

再如,自认是一个好人的人,往往不会为了自己利益去抗争。
如此一来,他更可能遇到抢夺自己利益的坏人。

这个自我认同的形象,就是招致自己不幸的种子。


用这种思路再来分析上述与领导冲突那个例子中的人,他很可能并没有想到他的爸爸。
而实际情况可能是他在行业内已经有了耕耘,完全可以创业。
但是,他习惯于上面有一个领导,这些就会减少自己的责任和压力。

不过,他在行业内有相当的话语权,所以他又常常不服领导,所以最后往往不欢而散。

你看,对于这个人来说,所有摆脱强迫性重复的行动,都要打破那个熟悉的自我,这会带来更多不确定的风险。

排除创业的可能之后,他就只能不断进入新的公司,却仍然走在老路上——跟领导闹别扭,分道扬镳。

这其实就是对自己“太优秀,被领导打压”形象的不断验证。
虽然这种强迫性重复带给他痛苦,可是也让他有一种安心感——看,这就是我的命运。


这当然不是命运,只不过是自证罢了。

{{actData.zannum}}

评论

{{plCount}}条评论
评论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心理学科普之强迫性重复:不幸真的是命运使然?不一样的天空

关注点赞
文章 0获赞{{authData.zannum?authData.zannum: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