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孩子做事“太肉”怎么办?

文/龙爸开讲
拖延症:孩子做事“太肉”怎么办?
要说父母最烦的事情是什么?那多半就是“孩子做事磨蹭”,按河南话说就是“太肉”。
曾经听一位爸爸说:早上眼看就要迟到了,孩子还在不紧不慢地收拾东西,那会儿他真想上去一脚踹死他。
其实,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有位妈妈留言说:孩子实在是太磨蹭了,早上醒了不愿起,起来了不愿穿衣,上幼儿园从来都是最晚的一个。
有一次,这位妈妈实在没憋住,一气之下吼了孩子,然后提溜着他就出门了。
事后,她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自责中,觉得自己特别对不住孩子。
但是,孩子拖拉终究是一个大烦恼,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呢?
当我们被孩子拖拉行为困扰时,首先我们要冷静下来。
请深呼吸,先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孩子当下的行为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
然后我们来确认:自家的孩子到底是不是真的拖拉?或者,是不是因为自己太心急了?
下面讲一讲我的三招应对法,妈妈们也许可以找到自己的启发来。
◇ 01 ◇
尊重孩子的节奏
第一招,尝试找到孩子的节奏,并且尊重孩子的节奏。
要怎么找到孩子的节奏呢?
比如我在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时候,我就花了两天的时间仔仔细细地记录了孩子们一天当中所有事情所花费的时间。
这个记录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节奏。
其实,大多数孩子到了三岁左右,都开始有自己做事的节奏了。
当我们在拿到这个记录之后,就可以清晰的知道孩子做每一件事情的快慢程度,以及做每件事情的专注程度。
如果孩子做事情的时候确实是专注的,那么我们大可放下自己的焦虑,不妨按照孩子的节奏,让他们能够全情投入到这件事情中。
这个过程可以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如果我们觉得孩子的节奏是混乱的,这就需要我们适当提醒,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小工具来帮忙。
因为孩子对时间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当我们催促他快一点的时候,孩子未必知道你口中的快是要多快。
这个时候我会在家里用一个沙漏来让孩子对时间有一个粗略的认识。
我会在陪两个孩子玩的时候,或者在他们吃饭洗澡的时候,旁边放上一个沙漏,告诉他们:
时间就像沙漏一样是流动着的。
你吃一口饭,沙漏可能就会掉下这么多,
你一直不吃饭,时间的流动也不会因为你而停止。
通过这个方法,孩子不仅粗略的认识到时间是在流动着的,孩子还能看到: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大概是几个沙漏。
如果做一件事情超时了,我们就可以提醒孩子:
哥哥/弟弟,你们吃饭已经超过了三个沙漏的时间了。
我们一起来加快速度,让这顿饭在第四个沙漏流完之前结束,好吗?
这样子形象又具体,有根有据地提醒孩子,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 02 ◇
帮孩子理解拖拉
孩子对时间没有概念,其实对大人所说的拖拉也是懵懵懂懂的。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中途去玩了一会儿玩具,就被妈妈吼了一顿。
所以我们要用第二招: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跟孩子解释拖拉会造成的危害。
我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传达时间管理的概念。
如果孩子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今天要做的事情拖到明天,明天的事情拖到后天做。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找机会跟孩子做一下沟通了。
如果直接跟孩子讨论拖拉问题,孩子有可能听不太懂、也不会理会。
所以我会用时间小偷这个比喻来跟孩子解释。
比如,我家离孩子学校其实比较远,如果能在早上7点20分之前出门的话,那么我们抵达学校的时间就刚刚好不迟到。
但如果是在7点20分之后,我们基本都会被堵在路上,往往会迟到。
所以在我们家有一个约定:只要超过7点20分出门,时间小偷就会出现了。
我会在每天出门之前,给孩子看一看时间,告诉他:现在距离时间小偷出现还有多长时间。
当我们晚出门堵在路上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很着急的问:为什么我们堵在路上,为什么车跑不起来?
这个时候我就会简单明了的告诉孩子:因为我们错过了7点20分出门,所以我们就遇上了时间小偷,他把我们的时间偷走了。
孩子如果接着问:时间小偷是什么?
我会接着描述:
时间小偷呀,他最喜欢睡懒觉、慢吞吞收拾东西、经常忘记看时间、拖拖拉拉穿衣服、吃早餐边吃边玩的人了,他专门偷这些人的时间。
所以如果我们一不留神也做了这些事情,我们的时间就会被偷走。
我想我们得做好心理准备,今天要迟到了。
你看,在我回答孩子的时候,我用了因果法来帮助孩子认识到超时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当然,面对低龄的孩子,你还可以用打比喻的方法,让孩子对这个概念有更形象的感知。
◇ 03 ◇
赶走时间小偷
通常三岁的孩子就可以参与到制定家庭的规则了,这是我们给孩子立规则的好时机。
所以第三招就是,当孩子已经认识到了时间的存在以及规律之后,我们要跟孩子一起商量如何赶走时间小偷。
对孩子来说,第一个方法当然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我们都知道早睡早起能让一天的生活提早开始,进而使时间变得充裕。
而时间充裕的话,就算孩子的动作稍微慢点,父母也不会感到焦躁或者不耐烦。
当然,只有孩子早睡早起是不够的。
其实,孩子晚睡的习惯往往是跟我们大人学的。
比如我们晚上看电视、刷微博和微信,越刷越精神。
孩子看在眼里,也会跟着学。
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如以身作则,早点关掉电视,放下手机,跟孩子一起养成早睡的习惯。
第二天大家睡饱了也不会出现赖床的情况,时间也会更充足。
第二个方法就是大家都要互相提醒,并养成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的习惯。
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可以这么做。
比如我们提前把衣服书包都准备好,而且跟孩子商量好,把能够提前的事情提早十分钟。
如果所有的事情能提前预先准备的话,自然也没有必要催促快一点了——当你预留了十分钟,也就是预留了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个时候也会让自己的心里有点小庆幸,偶尔拖拉一下也不怕,这些办法都是可以赶跑时间小偷的。
当然,即便我们做到了以上几点,孩子照样也会出现行为反复的情况,比如一不小心睡过头、发呆磨蹭或者收拾东西太慢,这是正常的现象呀,我们只需要跟孩子做好沟通——
这次我们又被时间小偷逮住了,已经连续三天了,你觉得我们怎么做才好呢?
你看,完全可以把这当成一次孩子优化行为的契机。
只有当孩子真正意识到:原来跟时间小偷对战是自己应该要去做的事情,这样内在驱动力才会巩固起来。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