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财商教育:用钱衡...正文

财商教育:用钱衡量孩子的需求

发布于9月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财商教育:用钱衡量孩子的需求
文/龙爸开讲

财商教育:用钱衡量孩子的需求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钱从来都是一个有意避开的话题。

如果我说在培养孩子的学习驱动力时,可以用钱作为尺度,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需求,激励他干劲儿十足的干起来,你信吗?

你即便不说,心里也一定在嘀咕吧。


我要说的是:当孩子越来越大,他所要面对的任务也会越来越艰巨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他坚持一个方向持续努力下去,这绝对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的答案就是

当然,我们谈钱绝对不是为了让孩子变得唯利是图,而你也完全不必对钱有过多的非议,因为它本身是中性的——只不过是价值的一种通用尺度,是一种资源。

当孩子懂得了钱,他就学会了盘点自己的资源,估量自己的欲望,知道自己要什么,想要多少,并积极地努力争取。


那么,跟孩子谈钱,到底应该谈些什么呢?本文我们主要三个事:钱从哪里来?如何花?如何用钱来衡量事情?

◇ 01 ◇
钱从哪里来?

我们跟女儿小朵谈钱是在她七岁,那时是春节,她刚收到了一笔压岁钱。

小朵交完学费后,还剩下1000元,我们专门给她设了一个账户,作为她的基金。

得知这件事后,家里的亲友也慷慨解囊,只要小朵表现得好,就给予一定的奖励。
这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只要奖励没有惩罚,奖励的标准也不统一,等等。

于是,我们就对于奖励制订了细则:

第一,奖励的标准明确下来

奖励主要针对的是:额外的事情
比如孩子写作业、穿衣吃饭,这些都是他分内的事情,那当然是不应该奖励的,不能给钱——孩子不能把一切都当作交易

有奖就得有罚
对于违反规则的作法,要罚要扣钱,比如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早上没有按时起床。

那么,具体有哪些项目是可以赚钱的呢?

主要是两种,一是学习上超额完成任务
比如在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情况下,还阅读了十页课外书,或者学了一集科普视频,这样就可以得到5元钱作为奖励。

二是对家庭做出突出贡献
比如小朵给弟弟读了一本书,就可以赚5元钱。


第二,把裁判定点到人

在我们家,爸爸是唯一可以进行奖罚的人,他也是调整奖罚标准的唯一拍板人。


第三,奖罚有据、账目清晰

基金账户的每一项都是清晰地记录在在线电子表格中,本着透明、公正、公开的原则,家庭成员都有查询的权限。

◇ 02 ◇
孩子如何花钱?

首先,只有劳动所得那一部分钱才能自由支配

小朵的存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平常家庭的奖励所得;二是过年期间亲戚所给的压岁钱

当然,这两部分是分开账户管理的。
尤其是压岁钱,因为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所以使用起来往往不知道珍惜,所谓“来得容易,去得快”。

所以,小朵在使用压岁钱的时候,是一定要征得父母同意的,否则不能使用。

相反地,家庭奖励所得的那一部分钱,小朵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随意”支配。


当然,规则也并不是那么死的,如果小朵想要买的东西,我们也赞同,这样的话她只用付一半的钱,其余的由家里支付。

如果我们不赞同,那么所有的费用都要由她自己一人承担。


家庭常规的支出是由我们大人承担的,而在此之外小朵想要购买的东西,则由她自己支付。
比如吃完晚饭后,她还要吃一个雪糕,那这个钱全部要由小朵负担。


个人账户的使用让小朵对钱的看法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以前在她的眼中,钱跟点赞、积分或者小红花并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她对钱的态度发生了三个变化:

第一,思考谁付钱、多少钱
现在不管是买什么,小朵都会先想一下是自己付款,还是父母付款,并仔细算算要付多少钱。

如果全部要由自己付款,而且东西的必要性不大,她就会先放一放。


第二,学会区分事物的优先级

比如全家一起出去吃饭,她是一定要先吃完自己点的食物,否则那一部分钱就要由她自己支付。


第三,有了挣钱、赔钱的意识

有一次,小朵因为表现不好,被扣了100元,因此她哭了好几个小时。
好在她很快就振作起来,当晚就给弟弟读了五篇故事,并在次日早上成功帮助弟弟按时起床,又挣回了那100元。

◇ 03 ◇
钱的意义

上面所说的,学会钱从哪里来,以及如何花钱,也只是一种初级的教育。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钱的真正意义,并以此调整他自己的行为。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我们的作法是提问让孩子说每天遇到的东西值多少钱

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看待事物都是黑白二分法,都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比如对错、好坏,不会有中间的灰色地带。

但是,有了钱这个工具后,孩子在衡量事物时就可以做了更具体的量化。
如此一来就可以判断更多、更复杂的东西,甚至包括欲望。

比如小朵喜欢上了一套乐高城堡,可是它的天价太吓人了,要3699元。

于是我问小朵:城堡降价到多少钱你愿意买?

她说:1500元吧

我又问:那降到多少钱,你会毫不犹豫去买?

小朵说:900元

你看,小朵已经学会了运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意愿和行为。


我们也会用金钱这把尺子来管理孩子的欲望,比如令很多父母头痛不已的游戏时间,我们是这样管理的——

最近,小朵喜欢上了《模拟城市》,我们同意她每天玩30分钟,但是需要通过自己用金钱来购买时间,每分钟是1元钱,也就是说,如果小朵每天要玩30分钟,就需要花费她的30元钱。

小朵经过一番患得患失后,终于决定每天玩20分钟,也就是花20元钱。


我们还会跟孩子一起玩一种问答的游戏,从1到10给一件东西打分,用来衡量孩子喜欢或讨厌一件事情的程度。

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会知道:她会为自己更喜欢的东西付出更多的金钱。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财商教育:用钱衡量孩子的需求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