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焦虑的不确定性,看这三个方法

文/龙爸开讲
减轻焦虑的不确定性,看这三个方法
现在的都市中人,很多都日夜处于焦虑之中。
而焦虑的主要成因之一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轻这种不确定性呢?下面介绍三个思路:
◇ 01 ◇
用好奇替代焦虑
当你面对未知和不确定,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焦虑、
其实,我们对不确定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反应,那就是好奇。
好奇同样是对未知的反应,只是他用探索代替了防御。
当你走进黑森林,你看不清未来的路,担心路上遇到妖魔鬼怪,这就是焦虑。
焦虑是对来自于未知的可能威胁的想象。
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未知就代表着不知道从哪里就会突然冒出来野兽,所以保持警觉是正常的反应。
但是它也带来一个问题,在不确定中,我们总是夸大它的危险程度,而忽略未知它可能还有好的一面,就像童话里的黑森林里除了妖魔鬼怪,还会有精灵宝藏。
所以,当面对不确定的时候,除了焦虑,我们还要审视一下:有没有让我好奇的东西呢?
其实,好奇本身是可以冲淡焦虑反应的。
道理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有点难——当面对不确定时,你很难想象到其中还有好的部分,更难想象自己会如何应对它。
这种应对能力往往是身临其境才会激发的。
我曾有一个来访者,曾在国外留学,回来后有了一份不喜欢的工作。
而这份工作让他倍感压抑,后来整个人都抑郁了。
经过很长时间的思量,他终于决定去国外读博士。
可是,自从这个决定做出后,他就很担心:
如果我去国外读书,万一又抑郁了该怎么办呢?
人生地不熟,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怎么办?
万一学业压力太大毕不了业,怎么办?
我跟他说:
你只想到了危险,却忽略了新环境中的机会。
比如在一个新的城市里,你会不会有一个全新的体验?
你会不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人能够跟你交流?
你会不会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学术领域,做出新的研究成果?
对这些未知的经历,你会不好奇吗?
他说:我好奇过这些,但是我担心缺乏能力来应对。
我说:这并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想象力。
人们都是充分想象了危险,却很少想象自己如何去应对。
后来他真的去了美国,也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得到了很多想象不到的资源帮他度过了难关。
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的人生和事业逆袭翻盘。
◇ 02 ◇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当我们失去一份工作、一个目标或者一段关系时,我们的生活就失去了锚点,再也不用非得几点睡、几点起,不用赶着朝九晚五……
失去了这些以前生活中令人烦恼的确定性之后,剩下的只有不确定,似乎一切都无所谓了,反正也没有差别,也没有人在乎。
一个人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中,无疑是会废掉的。
像这种情况,应该尽快去营造一些确定感,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新的锚点。
有一个朋友就曾经处于上述的状态中,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无所事事。
他的方法就是把老家的狗带回来,即便是有时他实在不想动弹,可是狗狗想要出去,他也就跟着出去遛达了。
这个强迫性的任务,结果成了他的新日常。
说这个事的意思,当然不是让你也去养狗,养个花草也是可以的,再或者培养一种新的爱好,或者参加一个兴趣班去学一门手艺,都可以帮我们迅速找到新的锚点。
对于刚闲下来的朋友,也可以去约一个心理咨询,这既是对自己心理的调试,又是新确定性建立的开端。
古老的哲学流派斯多葛主义面对不确定的办法,跟我们上述的作法可谓是异曲同工。
他们把所有的事情分成两类:我能控制的和我不能控制的——你需要训练去专注你能控制的事,而不是你不能控制的事。
不管你能控制的事有多么渺小都无所谓。
因为你专注于它并不是为了事情本身,而是为了重新找回我们内心的确定性和控制感。
◇ 03 ◇
关注过程
这是应对不确定的第三个思路:关注过程,而非关注结果。
在职场中有一句名言:我只要结果。
正是这种思维模式让我们面对不确定时,最容易关心的总是结果——
这件事我能成功吗?
我这件事会有用吗?
他能帮我找到工作吗?
可是你会发现结果是你没有办法控制的,你能控制的就是事情的进程。
这就像下棋,你当然想着要赢,这是结果。
但是你能做的只能是做好下棋中的每一步。
而外部的世界会根据你下的棋给它的反应,这个反应有时在你的意料之中,有时候在你的意料之外,而你能做的只是继续走你的下一步,再等着外界走它的下一步……
有时候让一件事情延续,甚至比它的结果本身更重要。
作家史铁生本写过一篇小说《命若琴弦》,讲的是一个小琴师得了一种病,眼睛要瞎了。
这对于年轻人而言,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万念俱灰,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他的师父老琴师跟他说:
徒弟,你这个病其实是有的治的,我有一个药方。
但这个药方需要一个特别的引子,你需要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得到。
人在绝望的时候就很想抓住一个希望,这个徒弟当真就不停地弹琴。
当他弹断第一千根弦的时候,他也变成了一个老人,他的琴艺也精进到了忘我之境。
到最后,他终于能拿着师父给他的药方去药店里抓药了。
结局你一定猜到了,那个药方不过是一张白纸。
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呢?
当我们失去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总想要弥补它,就像这个故事里失去光明的小乐师。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希望,能够让我们的生活继续。
当你继续的时候,你会发现:治愈你的不是这个希望所承诺的结果,而是它引发的投身其中的过程。
师父的这个药方,当然没有治好徒弟的眼病,但是却治好了他的心病。
顺着这个故事,我们还可以做更深远的思考——
当这个琴师从少年变成老年,他发现琴师的追求不过是一个谎言,他会觉得人生荒谬吗?这样的人生值得吗?
在漫长的弹琴过程中,他会怀疑师傅说了谎吗?他会选择相信他,还是选择拆穿他呢?
如果有人也给了你一个这样善意的谎言,让你的人生充满希望地过下去,你会接受这个谎言吗?所以谎言里也有真东西,就算谎言里的承诺是假的,但至少那种善意却是真的。
这就是不确定中的确定性,它能带来人生的转变。
也许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可是如果有这样一个理由让你的生活继续下去,你要不要接受它呢?
如果没有一个人给你一个这样的谎言,你会自己编一个谎言给自己吗?
如果自我的转变也不过是一个谎言,可是它却真的能鼓起你的希望,带你进入新的生活,你愿意接受这个谎言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