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差?真不是不学的问题

文/龙爸开讲
孩子成绩差?真不是不学的问题
家长最头疼的一个事,恐怕就是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了。
这时候,最怕就是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大声吼孩子,或者看见孩子就牢骚满腹、抱怨不断。
这些作法,都会把孩子推向彻底厌学的泥淖。
我想这个事呀,家长首先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学习不好?有时候,成绩差还真不全赖孩子。
◇ 01 ◇
被动学习
什么是被动学习呢?
简单说,就是没有学习目标。
你一定会说:我们经常定目标的呀?
其实,这里面可能会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目标过于笼统,不够具体;
二是目标过于高大上,是孩子怎么跳也够不着的。
那么,咱能不能定一些比较低的具体目标,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比较容易实现呢?
实际上,如果孩子的成绩本来就是年级的前几名,或者至少是中上等,你还非要吼孩子,那基本上就不是孩子的问题了,咱们家长自己要多做反省。
所以,这部分的讨论主要是针对成绩特别不理想的孩子的。
当你用目标管理的视角再看学习差的问题,那孩子学习差反倒成了一种优势——上升的空间足够大嘛。
当孩子某些学科成绩特别差时,家长把孩子成绩扭转的希望和责任全压在孩子身上,这明显是不合适的。
孩子不知道怎么做,也不可能有任何改善,而且还会让他不断遭受挫败感。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推孩子一把。
当然,这并不是要你去鸡娃,而是要真正看到孩子的努力和各种情绪,还需要一套务实的方式和方法。
比如说,孩子说:今天做完十这道题,这个我实现不了。
那咱们定两道题行不行?
你可能会说:这要求也太低啰。
你可别忘了,孩子成绩差,你要求高了,他实现不了。
看明白了吧?这其实是要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要增强孩子对学习的可控性。
当孩子考30分的时候,你帮助打基础,并把学习目标定为50分。
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可控的,孩子的动力就会强。那么从30分提高到80分,它可控性就不高,他的主动性就一定会很差。
所以咱们要一点一点去提高孩子。
当然了,这个时候考验的是家长的耐心。
其实,孩子成绩差,本质上并不是坏事。
成绩差的孩子,有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
那么当他一点点慢慢提升上去变得更好的时候,他就有了成功的人生体验。
我们通过制定一些小的目标,慢慢让孩子去实现,不仅可以增强他的可控感,还能增强他的目标感。
随着孩子的一点点提升,他的人生经历丰富了。
所以,孩子当下的成绩差并不是大问题,我们着重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成绩固然重要,学习的能力、学习由差变好的过程更加重要。
◇ 02 ◇
盲目的学习
就是不懂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那学文科跟学理科的方法一样吗?
肯定不一样,而且不同的孩子特点也一样——有些孩子喜欢大声的读书,有些孩子就喜欢默读。
我上学那会儿,最喜欢怎么学呢?
我喜欢嘴里读着,手同时写着,把重点都写下来。
后来到大学时又增加了一个内容,就是要把学会的知识讲一遍给自己听,然后把重点再写一遍。
你看,这就是对我来说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因此,我给大家两个建议:
第一,你有好的方法可以和孩子分享,但不必要求他必须这样做。
其实,你分享的这个过程才是孩子最大的收获,孩子会想:
不管我听不听爸爸妈妈的建议,至少我知道我的爸爸妈妈是有方法的。
这样孩子就不至于陷入习得性无助。
第二,多启发孩子的灵感。
他有时候只不过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才没有整明白。
很多人没有表现出来某种能力,只是因为他的周围没有这种氛围,没有高人指点,没有贵人相助罢了。
这时候,多跟孩子的老师处好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往往老师的一次点拨,孩子就可能会出现顿悟。
◇ 03 ◇
低端的学习
孩子学习不好,往往就是基础太薄弱。
一步一步在学不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啥都学不会了,连自信心都深受打击。
其实,家长完全可能通过家里面的一些小事儿,来重新塑造孩子的学习能力。
我经常用的一些方法,就是在家练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比如家里边买了书柜,有说明书,让他对着说明书把书柜拼起来。
再比如,我们家阳台上刚上了一套藤椅,有说明书,让孩子看着说明书把藤椅拼装起来,这就是一种学习。
孩子研究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力和自信心提升的过程。
所以,学习得有方法,不能盲目,也不能太低端,他必须得想办法在合适的道路上一步步的向前进。
所以我们既要重视书本的学习,也要重视生活中的学习。
不管是语数外理化生的学习,还是生活中的学习,它们本质都是学习对吧?
当孩子找到了他能够驾驭的一些事情的时候,孩子就能找回他的自信,他的这种能力就会迁移到他的文化学习中去。
◇ 04 ◇
情绪化的学习
就是学习视心情而定,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情绪起伏比较大。
你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吗?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总是时刻关注着你在哪儿呢?
明白意思吧?就是他在那学习的时候,他一直在琢磨:
爸爸一会儿是不是要过来?
妈妈是不是在厨房呢?
一会儿他们要过来检查,我该怎么办呢?
就是他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书本之上,他的注意力一直在围绕着你转。
孩子为啥这样?
因为你老是搞突击检查,总是偷偷摸摸突然去临时查岗,他不确定接下来你要怎么样,他心里不踏实。
我并不否认小孩子很多时候很情绪化,但是我们家长千万不要再雪上加霜了——不要让我们的存在成为影响孩子情绪的重要因素,家长千万不要做家庭的情绪污染源。
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本来就情绪化。
我们家长最好是适应他这种情绪,认同他所认同的事情。
很多时候,一旦没有了对抗,一切就会显得非常的自然和流畅。
当孩子在学习上有这样那样的情绪,我们家长要认可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比如,孩子说我不想学了,那你就千万不要傻乎乎的说:你必须学。
这时,咱可以谈点别的,来聊一些其他的内容。
情绪管理,就像大禹治水一样。
之前他父亲鲧为啥治水老是弄不好?
他一直用“堵”的方法。
情绪犹如洪水,尤其是负性情绪。
对于那些洪水猛兽,你总是“堵”肯定不行,你得学会挖渠,让他情绪自然流淌出来。
最后一句:成绩不理想真的不一定是孩子不努力。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