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信不自信,还真不是他自个的事儿

文/龙爸开讲
孩子自信不自信,还真不是他自个的事儿
家长可能经常会抱怨说孩子不够自信,这种认识的潜台词是:自信是孩子自个儿的事。
然而,真相果然如此吗?
实际上,孩子自信与否是跟整个家庭,尤其是跟父母有着极深关系的,本文我们分三个层面来剖析一下。
◇ 01 ◇
孩子不相信自己
孩子的自信,当然首先跟他是否相信自己有关,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这个孩子是我以前的一位来访者,他曾在众人的羡慕眼光中考入了清北。
可是在他找到我做咨询的时候,已经休学两年多了。
他的问题是恐惧症。
大家都知道恐惧症的主要表现有两种:
一种是对周围人的害怕;
另一种是对周围环境的害怕。
而这个孩子是这两种恐惧兼具,所以他害怕呆在学校里,那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在咨询中,我发现孩子的恐惧是根深蒂固的,他也一直想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但是情况却并没有得到扭转,甚至越来越糟糕。
直至到后来,一进教室这孩子就会手脚冰凉;老师一喊他,他就会浑身一激灵。
我们平时一说到信念,就会两眼放光,满满的正能量。
但是,如果这个信念打一开始就是负面或错误的呢?那它绝对是一件顶可怕的事情。
不自信的孩子心中的信念是“我不会变得更好”——
我肯定做不好,我是一个对什么都害怕的人,我这辈子都不会变得更好了……
孩子心里还有一个信念——我一无是处,只有考试、学习在行,此外别无所长。
实际上,孩子真的一无是处吗?
当然不是,刚上大学那会儿,这个孩子从来不收拾屋子,有一次妈妈去学校看他,发现他的住处乱得跟猪窝一样。
过一段时间,父母再去看他的时候,发现屋子居然收拾了,而且还给父母煮了粥。
当时老两口真的是欣慰极了,眼眶湿湿的。
你看,他起码知道了关心他人,想到父母大老远过来看自己,一定是饿的,他就煮了粥。
孩子能有一颗爱人之心,这就是多么大的优点啊!
可是,当孩子经常处于恐惧之中时,他很可能会忽略掉自己所有的优点,只会盯住微乎其微的一件糗事,无限放大,把自己全盘否定。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思维误区。
◇ 02 ◇
家长不相信孩子
孩子的不自信,不好说多大程度上跟父母有关。
但是说全然不赖父母,那绝对是胡扯。
家长可能会感觉冤枉:我哪里不相信他了?我们对他充满期望。
从上面那个案例中,我们逐渐发现:孩子不相信自己,是跟父母的处理不当分不开的。
怎么说呢?
这个孩子从小特别容易生病,一生病赖在家里休息。
如果家长有点心理学的常识,马上头脑中的警报就会响起来——这不就是躯体化吗?
孩子在学校学业压力大了,或者被老师批评,亦或跟同学们关系不好……
他就可能会发烧、感冒。
你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发烧、感冒,那是在装病、磨洋工,生病绝对是真实的。
但是生病的背后却大有故事,这往往是情绪无法排解,转而攻击身体的一种表现。
可是,家长对于这种原理并不了解呀,于是就真的把孩子当作普通病号儿在家里养着了。
当然,这些毛病往往都是一两天就好了。
但是,如果孩子好几天都歇不好呢?去医院又查不出来病因。
这时,家长一定要多长一个心眼儿,得考虑一下:
是不是孩子在学校里遇到某种困境了?
这时候与其说是孩子生病,还不如说他是在逃避上学。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家长可以接受孩子生病在家,但接受不了孩子告诉你:妈妈,我不想去学校。
而躯体化多好呀!
不光不用去讨厌、害怕的学校,还有附带的好处:可以得到父母的关爱。
于是这便成了孩子屡试不爽的一个大招。
我一直鼓励家长要相信:生命所赋予孩子的成长本能。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遇到一点挫折、压力,那都是正常的。
有些孩子比较敏感,所以,他做出的反应会强烈一些。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促成孩子成长的契机。
我们说一帆风顺式的成长,算成长;这种不断遭受挫折与压力的成长,当然更是成长的常态。
孩子在抗挫之中,会更加坚定自我,逐渐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人格特质。
或许,这才是成长的真义吧!
但是,父母的问题往往是:
不相信孩子能扛得住这些压力和挫折,总想去帮助或打扰。
这就是我们对于孩子的不相信。
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力怎么可能长得出来嘛!
这个案例中的父母就是如此,不相信孩子能扛住小病,有病就让他歇着。
时间长了,孩子就形成了遇到难题儿就逃跑的习惯。
而孩子的恐惧症,其实不过是逃避的一个方式。
所以,后来孩子即便是考上了大学,也仍然无法面对外面的世界,对吧?
◇ 03 ◇
家长不相信自己
人们的大多数行为,都不过是自己心理的一种投射罢了。
家长对于孩子的不自信,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内心太弱小,对自己压根儿就不相信。
所以,当你认为孩子不够自信时,最好是反观一下自己,问一句:我自信吗?
再说回上面的案例。
原来妈妈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她自己低微的出身——爸爸是高知,妈妈却连大学都没考上。
虽然妈妈也很能干,生意做得极好。
可是她在爸爸面前却常常是自卑的。
这件事情的可怕之处在于:妈妈几十年如一日,非常成功地掩饰了自己的自卑。
可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却继承了妈妈的自卑——即便是他名列前茅,却依然自卑,认为自己只会考试,非常不自信。
那么,这种自卑的真相是什么呢?
是他不相信。
“我不配拥有那么好的大学”,这就是孩子心底深处潜意识中的一种信念。
所以,他恐惧周围的人和事,想要逃离大家,想要休学。
这其实都跟家长对于自己的不相信有关。
说到这儿,你应该明白怎么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了吧?
其实真的并不复杂,我和孩子先从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开始吧!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