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学习风格:教育孩子不走弯路

文/龙爸开讲
三种学习风格:教育孩子不走弯路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想把刚学到的办法一股脑儿都教给孩子。
而实际情况呢,往往是效果缺缺。
这是为什么呢?
◇ 01 ◇
学习风格惹的祸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妈妈,听说润芝先生青年时,为了训练自己的专注力,特意到闹市去读书。
她一听顿时灵光乍现:哦!我说人家为啥能成伟人呢?原来是学会了闹中取静呀!
于是,她如获至宝,就给孩子搞了一个“人造闹市”——在房间里打开电视机,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故意跟爸爸在一旁聊天……
结果闹了几天后,孩子差点儿崩溃,学习更分心了,学习效率直线下降。
这位妈妈就郁闷了:
为什么别人做能行,我们家孩子做就不行呢?
唉!看来我们家孩子真的没法跟伟人比呀,看来他是学不好啰!
其实,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作法——
喜欢去学习成功故事,想要知道“别人家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然后把他们的方法复制一下,希望自家的孩子也能够学会,进而获得相应的成功。
记得我读书那会儿,市面上流行过一波关于“哈佛女孩”的畅销书。
结果就是:书里边教育方法被争相模仿。
但是,很快家长们就发现:那些方法似乎只能是个案,其他人根本就复制不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闹中取静,而有的孩子就需要绝对的安静;
有的孩子适度训练后能考上哈佛,而同样的办法却无法让别人孩子进入哈佛呢?
其实,你根本就不需要郁闷,这里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就是孩子们更偏爱的学习方式,具有个人特色。
不同的孩子往往会有迥然不同的学习风格,家长只有顺着孩子的特点去引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02 ◇
擅长的知觉类型
第一类学习风格的维度是知觉方式,不同的孩子很可能擅长的知觉类型是不同的。
我身边刚好有三个典型:小东、小明和小山。
小东的学习风格就是看,显然他擅长视觉学习。
可以快速阅读,而且善于看图、看表格。小明的学习风格是听,他擅长听觉学习。
平时爱听音频或者有声书,喜欢跟爸妈和老师互动。小山的学习风格是动,他擅长动觉。
凡事耳听、眼见都是虚,动手搞一下才是真,他的运动天赋也很高。
你看,这三个孩子就是三种迥然不同的学习风格,分别是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
很明显,如果按照他们各自擅长的知觉通道加入引导,那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都会相当不错。
所以呀,我们家长在帮助孩子学习之前,应该先弄清楚自家孩子到底哪种知觉通道比较发达,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视觉型的孩子,父母非要献爱心讲睡前故事,那可能作用并不大。
应该多培养他们自己的阅读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爸妈的榜样作用也更加明显。
而像亲子共读这种事情,对于视觉型的孩子作用并不大。
当然,如果孩子的听觉能力太弱,还是需要通过练习弥补一下的。
对于听觉型的孩子,要激发他的听觉潜力,丰富听力的资源。
比如带孩子去听讲座、听音乐会,还可以给孩子找一些有声书以及各种音频材料。
如果这种孩子的视觉能力较弱,就需要在训练听觉的同时,帮助他训练做笔记、加强图形记忆、增加阅读量。
当然,并不一定非得是听觉、视觉一强一弱,也有不少孩子是这两种知觉都很强。
相对而言,动觉型的孩子,如果听觉和视觉能力都较弱的话,那处境就会比较尴尬。
所以,家长需要在鼓励孩子多动手操作,通过动作感知来获取知识的同时,对孩子的听觉和视觉做针对性的弥补训练。
知道了这三种学习风格后,那家长就可以针对性引导了。
比如就说学习唐诗吧,三个孩子的情形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小东的妈妈给孩子看图片和文字;
小明的爸爸则给他听配乐诗朗诵和讲解;
小山的爸爸则正在跟孩子一起表演诗中的情景。
看到了吧?对于不同知觉类型的学习风格,训练的主要方法就是:顺应孩子的知觉类型,同时适当弥补弱项。
◇ 02 ◇
反应速度的不同
第二种风格区分的维度是反应的速度,我们可以简单把孩子分为冲动型和沉思型。
再说上面的三个孩子,其中小东的反应速度就比较快,在外人看来有点过于冲动。
所以,每次妈妈问问题的时候,他总是脱口而出。
比如,妈妈问:小鸟和小鸡有什么不同?小东立即作答:小鸟小,小鸡大。
回答有问题吗?
当然有,且不说它们的区别有很多,就说大小也不一定就是小鸟小、小鸡大。
显然,小东对于事情是缺乏深思的。
小明则刚好相反,显得勤于思而讷于言。
当妈妈也问小鸟和小鸡的区别时,小明想了好久,才慢慢说:
小鸟和小鸡都有翅膀。
但是小鸟能飞,而小鸡却飞不起来。
有可能是因为小鸟的飞行技能更好,也可能是小鸟的翅膀更有力而身体比较轻,所以才能飞得起来。
你看,小明的答案就显得深思熟虑,要深刻得多。
我们说,小东的学习风格就是冲动型,而小明则是沉思型的。
对于冲动型的孩子,合适的训练方式就是不断给他新知识,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但是他们的反应太快,往往会缺乏深度,所以要增加他们做确认的能力,帮他们适当地慢下来。
比如在阅读的时候,妈妈可以陪孩子练习慢阅读,指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过筛子,这样就有助于把速度降下来。
而对于小明这样的孩子而言,妈妈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多做深思考,同时增加动手能力,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结果小明就有了很多精彩的读书笔记和语录。
与此同时,还需要训练孩子的反应速度。
比如小明妈妈经常帮他练习即兴发言——一分钟演讲、三分钟归纳。
通过这样的训练,小明的思考速度明显有提高。
◇ 03 ◇
独立程度的不同
按这个维度,可以把孩子分为依赖型和独立型。
有些孩子天然要生存在人群中,他们的学习也需要有人陪伴、及时点评,这就是依赖型风格。
这种孩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对他的评价、看法,对他而言非常重要。
但是,另外有些孩子就偏向于独立,他们对于事物有独立的看法,不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
上面那三个孩子中,小山属于独立型,而小东则有依赖型特征——
小山的内心坚定,喜欢自己独立研究科学问题。
所以小山的妈妈会给他更多自己做主的机会,她经常爱说:你自己决定。
但是,这种孩子往往会显得武断,不爱听从别人的意见。
所以小山妈妈会经常让孩子重复自己刚说过的话,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小东很在意家长和老师的评价,他喜爱文字,喜欢交际。
学习时,也总爱问妈妈的意见。
当遇到挫折时,小山会难免有些情绪低落。
对于这种孩子,养育时要多给他们正反馈和支持。
比如小东妈妈就经常说:我觉得你这个决定很棒哟!通过这种肯定的作法,慢慢坚定孩子的决心。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