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独生教育:聊聊独...正文

独生教育:聊聊独生子女那点事儿

发布于9月前    0评论    19阅读
独生教育:聊聊独生子女那点事儿
文/龙爸开讲

独生教育:聊聊独生子女那点事儿


独生子女往往是享受了无微不至的爱,回过头来又觉得丧失了自我。

虽然这种说法可能有点极端,但这却正是中国独生子女的现实生存状态——当全家只有一个娃时,父母所有的关注、精力、财富都倾注到这“千倾地一棵苗”上,却往往会忽略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情感世界。

◇ 01 ◇
独生子女有点问题

首先,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相对孤独,童年缺少必要的人际互动

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独生子女常常只有一个人在家里,缺乏长期相处的童年玩伴儿。

尽管可能会有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以及学校里的同学一起玩,但相处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独生子女的大部分时间,都会是孤独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身边没有人,毕竟孩子会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陪伴。但是,这些长辈跟孩子毕竟存在代沟,他们可能很难真正融入孩子的世界,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精神关照和慰藉。

况且,年轻的父母常常很忙,不是忙工作就是在忙家务。更何况父母自己可能还只是个孩子,动不动就会批评孩子、吼孩子,比孩子还琉璃心。

由于缺少心灵的交流和支持,独生子女往往更孤单,他们也只能投身到电视或手机了。

长期独处的孩子,往往会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沟通技能。尽管这些原本只是交际能力上的差异,但却很容易被人看成是孤僻内向、自我中心、骄傲自大等性格缺陷,最后成为孩子真实的人格障碍。


第二,独生子女的家庭地位特殊,容易被过度地保护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往往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儿转。所以,前些年,大家都戏称孩子为“中国小皇帝”。

当然,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并非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但是,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不可否认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超然,被疼爱有加。这就难免会被过度保护——

不许做这个,不许玩那个。

这虽然保证了孩子安全,但也客观上剥夺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机会,消磨着他们的好奇心。所以,有些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浑不在意,与人交往也缺乏互动的热情。总之,就是冷淡、冷漠。


很多家长的口头禅是:

除了学习,家里其他事儿你都不用管。

这种作法贻害无穷——

一方面,会让孩子失去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对将来独立生活造成隐患。

另一方面,可能会让孩子习惯于依赖别人来解决问题,养成比较强的依赖性。


不少独生家长会倾其所有、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种作法并不可取。

孩子一旦形成要什么就一定能得到的心理。那在他得不到的时候,就会通过哭闹、发脾气的方式来威胁家长。

这就是孩子日后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前奏,它显然是不利于孩子未来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手足之间的适当竞争,独生子女的抗挫教育往往不足,孩子容易形成虚幻的自尊心和优越感。

就像是一颗草莓,尽管表面上光鲜亮丽、自我感觉良好,在现实的打击面前,一碰就烂。


第三,对独生子女,家长会有更高的期望,这会带来更多的干预和控制

独生子女承载了家庭未来全部的希望,所以父母在为他们创造优厚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对他们寄予了厚望。

很多父母从小就为孩子设计好了未来“正确的”成长道路——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兴趣爱好到辅导班……

每一个都仔细比较、精心选择,同时大量投入金钱和时间,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正是在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驱动下,父母们对孩子学习与生活的干预和控制也大大的增强了,对孩子的要求更加严格——

凡是父母认为对孩子未来不利的,像游戏、娱乐,能减就减,甚至武断杜绝。

而对未来可能是有帮助的,比如补习、辅导,一股脑地灌输、填鸭给孩子。

现在社会上随处可见的辅导班、冲刺班,所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育儿理念,都突出地体现了父母严格的要求和极高的期望。

所以从童年开始,孩子便被要求沿着家长设定好的道路,按部就班的走下去。

这看上去是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关爱,但过分期待与要求也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压抑,埋下叛逆的种子。

这种情势发展下去,一旦进入青春期,父母的干预和控制就会引发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最终彻底反弹。

◇ 02 ◇
独生子女有些优势

所以除了可能存在的问题,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同样也有不少“多子女家庭”并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独生子女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

父母只需要供养一个孩子,在经济和物质条件上会比多子女家庭更宽裕一些,孩子的食物、穿着、房间等衣食住行各方面都相对好一点。

这无疑为独生子女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保障。

换句话说,有了物质条件作为保障,孩子可以专心在个人的提升和发展之上,不用去与其他孩子竞争资源。


第二,独生子女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深度都大为提高

父母将注意力和期望都聚焦在家里唯一的孩子身上,会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从小就会在智力、体力、情绪、意志等方面注重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

而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们的智力发展程度与家长对成长资源的分配有关。一般而言,第一个孩子所获得的资源最多,老二、老三依次减少

成长资源包括父母的陪伴、家庭财物的分配等等,这就意味着更小的孩子必须与哥哥姐姐们去竞争。

而在独生子女家庭并不存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父母会更早就开始让孩子接受系统化的教育,并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第三,父母对孩子的爱可能会更加专注

父母的物质和情感资源,毕竟都是有限的。

在多子女家庭当中必然要分配给不同的孩子,即使父母自己尽量希望做到公平公正,但还是偶尔会有疏漏,或者在孩子看来就是偏心,从而形成手足之间的竞争。

而在独生子女家庭当中,完全不存在这种竞争关系。父母会把所有的关注和呵护都放在唯一的孩子身上,不仅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也希望在心理上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呵护,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

0

评论

0条评论
最多100字
独生教育:聊聊独生子女那点事儿龙爸开讲

文章 1获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