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普之同理心:高情商的人,总会活得比较好

文/龙爸开讲
心理学科普之同理心:高情商的人,总会活得比较好
在周围,我们总能发现有一些人,相处起来如沐春风,跟他们交往会非常舒服。
事实上,这种高情商的人自己生活得也往往会比较幸福。
那这就不是单纯的个案了,其实是跟一种心理现象有关。
◇ 01 ◇
同理心
我先卖一个小关子,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妻子对刚回家的丈夫略带抱怨地说:怎么今天这么晚下班,饭菜都冷了。
丈夫说:今天加了会儿班,老婆!在家照顾孩子辛苦了。
妻子接过丈夫的公文包,不开心地说:今天孩子特别闹腾。
丈夫回答:嗯嗯,怎么回事?我去哄哄。
妻子说:今天在家打扫了一天的卫生,好累啊。
丈夫笑着说:老婆辛苦了,一会儿我洗碗。
妻子终于笑了,说:老公,你今天加班也辛苦了。
你看在这个故事当中,丈夫对于妻子的抱怨表示理解,并且主动提出来哄孩子、洗碗;妻子也理解丈夫工作的辛苦。
双方都能够理解对方,体谅对方的辛苦。
这种互相的理解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心理学现象——同理心。
同理心的英文词是empathy,另一种翻译叫共情。
百度百科对于同理心的解释是:
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铁钦纳在1920年,第一次使用同理心一词。
铁钦纳认为: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
说到同理心,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同情,显然前者的情感更真切、更投入,它是一种对对方痛苦的感同身受。
现代情商理论认为:同理心是情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同理心的人通常情商都很高。
显然,有同理心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更能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并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比如周末的时候,你的闺蜜找你抱怨:
自己这个星期过得特别的不顺利。
周一定好的计划,结果到周五的时候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完成。
项目本身就很难,还遇上了猪队友……
那么,该怎么安慰她呢?
你可以试试这样跟她说: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一定很憋屈吧!
你一直都是提前完成计划的人,现在项目卡在这里,你焦虑、急躁、有挫败感,这都是很正常的。
要是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肯定也急。
咱们先冷静一下,然后看我能不能帮你。
其实,你真的能帮闺蜜解决问题吗?
未必,但是,你却给了她安慰,这就是同理心。
◇ 02 ◇
表达同理心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故事,之所以夫妻二人相处得那么温馨,就是因为两人都有同理心——
丈夫可以理解妻子的不易,妻子也可以感受到丈夫工作的辛苦。
当然,生活中的真相经常是相反的——
丈夫加完班回家,妻子对丈夫说:怎么才回来呀,饭菜都冷了。
丈夫生气的说:饭菜冷了,不能重新热呀?你以为上班像你在家呀,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
你看,就因为话不投机,忙了一天的夫妻俩居然干仗了,那还不得一地鸡毛呀?
这对夫妻显然就是同理心不足,各自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体谅到彼此的辛苦。
经过这样一对比,就看清楚了:对于同一件事情,有同理心和没有同理心的结果,天差地别。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和表达你的同理心呢?
第一,带着探究的心,试着去了解对方。
一位来访者说,她家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开始沉默寡言。
回到家以后也不爱说话,甚至连平时最吸引他的手机也失去了兴趣。
这相当不正常了呀,这位妈妈意识到得做点儿什么。
于是,在孩子晚饭后,她拉起孩子的小手,跟他谈起心来。
在这种充满爱的氛围中,孩子很快就说出来了自己的问题。
所以,当你想要对某个人表达同理心时,必需先了解、理解他,只有觉察到他的情绪,才能站在他的角度去共情。
第二,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同理心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别人的感觉感同身受,所以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更能够唤起你的同理心。
一位学员妈妈说:有一次带着孩子去逛庙会,看着花花绿绿的玩具,妈妈都觉得很开心,可是孩子总是闹着要回家。
这是不是很奇怪?庙会上那么多小玩具,孩子怎么就不愿意逛呢?
于是妈妈蹲下身来,想问问孩子原因。
就在蹲下身的那一刻,妈妈立刻就明白为什么了。
原来从孩子的角度看过去,看到的只有大人或粗或细、或长或短的大腿、小腿,大人眼中那些好看的玩具,孩子完全看不到。
生活中也是如此,你和孩子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你跟孩子看到的东西也可能迥然不同。
所以,只有当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你才能真的看到孩子的世界,也才能够理解孩子的心理。
对待爱人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你跟爱人之间有了隔阂,不妨去站在他的角度去体会一下他的感受。
第三,赞同别人的观点。
如果你已经理解了对方,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你的理解和认同,你的内心一定会很崩溃。
别着急,跟我一起来看个实验。
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有程序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做了一个程序。
这个程序可以跟你简单对话,然后它会将你所说的话重新组织,再说给你听。
比如你说:我有点想哭,他就会说:今天的你有点想哭呀。
你说:我不想吃冰激凌,那会让我肚子不舒服。
他就会回复你:真的呢,吃了冰激凌的确会让肚子不舒服。
……
在跟这个程序交互一会儿后,很多人坚信:这个电脑的背后一定藏着世界上最理解自己的人。
你看明明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重复的废话,却有着出乎意料的效果。
因为在对方的重复中,你感受到了被认同、被理解。
这个程序的核心就是我懂你的难过,认同你的想法。
我的一位来访者,因为不能感受到丈夫和孩子的理解,以至于家庭关系僵硬冰冷。
我给她的建议是:先学着这个程序的样子,先去赞同别人的观点,表达出你的同理心。
这位妈妈回家后按照我的建议做出了改变。
在丈夫回家后主动听他讲工作上的事情,当丈夫讲述他的辛苦和烦恼时,表现出对他的理解。
她把同样的方法用到了孩子身上,孩子也开始主动跟她分享学校的事情,并向她表示感谢。
甚至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只布偶熊,跟她说:妈妈,辛苦了。
所以,如果你不懂如何表达同理心,可以学着这个程序的样子重复对方说的话。
因为这样就能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