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家教急救7招教你给孩子树...正文

7招教你给孩子树规矩,尤其是学会第6点,孩子变好肉眼可见

发布于5月前    {{ plCount}}评论    {{ actData.readnum}}阅读
7招教你给孩子树规矩,尤其是学会第6点,孩子变好肉眼可见
文/龙爸开讲

7招教你给孩子树规矩,尤其是学会第6点,孩子变好肉眼可见


给孩子自由是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爱,给孩子制定规矩会泯灭孩子的童真和天性。

这大概是家庭教育界流传最广的毒鸡汤了。

因为无论在哪里,规则都是第一位的,否则孩子将无法自处、无处安身。

显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帮他树规矩,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因为如果4岁、5岁的孩子管不了了,那他到了14、15岁,就彻底没办法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家长在给孩子做规矩的时候,最常败下阵来的七个常见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打这个攻坚战,各个击破。

◇ 01 ◇
说什么孩子都不听

困境之一:我跟孩子说什么他都不听,非得大声吼起来或者打一顿才行。

有的时候呢,孩子的一些家庭日常,比如说完成家庭作业、吃饭、晨起或睡觉,都会演变成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

家长事无巨细地提醒催促,孩子死活都不听;

家长火冒三丈、咆哮起来,孩子最终无奈服从。

但结果是双方都被耗得筋疲力尽,两败俱伤。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改善亲子互动的模式

这时候,家长要改善对孩子的指令方式,并对孩子采取更恰当的提醒反馈方式。

比如,父母的提醒得太多,那就先把重复提醒减少30%再说。

再比如,父母惯用抱怨式提醒——“喂,该写作业了,你又不主动写作业!”。

可以换成更积极的句式——“宝贝儿,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儿呀!想一想该做什么了?


其次,建立作息规则

孩子每天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尽量固定下来,比如他的洗漱、用餐、学习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建立作息规则”听上去是一个很小的策略,但它也并非一蹴而就。

我们需要坚持尝试数周的时间,让孩子习惯并接受这样的常规安排。

一旦孩子习惯了它们,那么到了特定的时间,孩子主动完成相应的任务,就再自然不过了。

◇ 02 ◇
惩罚无效

困境之二,我的孩子不在乎惩罚,打都不管用

请跟随我默念三遍:

惩罚不等于打,打也不等于惩罚

请记住:对孩子合适的惩罚一般是剥夺奖赏物,比如说他喜欢的玩具、零食或者玩乐的机会。


应该记住的是:惩罚应该在孩子犯错或者违规后立即执行

千万不要等着秋后算账,事后再追究责任。
因为这时候,被罚的情绪出错行为之间的关联,已经非常弱了。

换言之,孩子知道自己被罚了,但他不知道:具体是因为哪个行为错了而被罚


还有一点:惩罚需要适度

有效的惩罚,既能让孩子明白做错是要付出代价的,又要保证孩子在被罚之后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下一个活动中。

不要过度惩罚。
尤其是家长处于盛怒之中时,万万不能动手体罚孩子。

因为这样的惩罚不仅会损毁家长的权威感,还会造成孩子的抵触、逆反、愤怒等情绪,进而破坏你们的亲子关系。

◇ 03 ◇
孩子爱说谎

困境之三,孩子特别爱说谎,都不知道他说的哪一句是真的。

其实,孩子说谎多半是为了逃避责罚
例如他们没记住、没做好,而害怕批评或者惩罚;或者因为失败而感到羞愧等。

首先,要找到孩子说谎的原因

如果是因为害怕批评或惩罚,那么需要密切关注孩子最近的行为,鼓励他主动说出实情。

家长一定要稳得住自己,接得住孩子
但凡是孩子主动说出真话和实情,应尽量避免惩罚。

但是,如果孩子说谎隐瞒,则需给予惩罚。

◇ 04 ◇
孩子不怕我

困境之四,我的孩子根本不怕我,我说的话就是耳旁风。

说白了,就是家长没有权威感

一般孩子无视家长的权威,会有很多种原因——

比如,你的规矩明确吗?有没有经常飘忽不定?

建议把规则白纸黑字写下来,这样可以督促家长和孩子一起执行。


你的规矩合理吗?有没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建议全家人一起探讨一下哪些是你们家真正的家规,争取大人和孩子一起遵守。


你作为家长言行一致了吗?你长期保持一致了吗?

如果孩子做好了,家长只给空白支票,或者孩子做错了,你只是吓唬威胁一下而已。

……

如果上面几个问题,你的答案全是“否”。

那么,长此以往,家长的话就成了“狼来了”,在孩子听来跟放屁差不多,除了剩点臭味儿,别的嘛都不是。

家长的权威就是这样丧失掉的。

◇ 05 ◇
孩子脆弱、易激动

困境之五,对小事儿反应特大
尤其是情绪调控能力较弱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他们来说,被批评、被管理不仅仅意味着他们没做好,更是代表着绝望和崩溃

其实,大多数孩子在被立规矩的时候,可能都有那么一丁点不情愿。
不过,他们会接受、遵守。


但是对于易激动的孩子而言,就会反应过大,比如出现生气、抓狂、暴跳如雷,甚至咆哮出一些极伤人的话语来。

这个时候啊,家长要以冷处理为主,让孩子学会慢慢平复自己过激的情绪。

规矩之重在于持之以恒,等孩子慢慢习惯了规矩,这种过激反应就会过去。


当然,如果孩子经常反复地出现情绪大爆发,那还真不一定跟你立规矩有关。

那你更得小心了,因为孩子很可能有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焦虑,甚至双向情感障碍。

这时候最好是带孩子找专业的咨询师看一下。

◇ 06 ◇
忍不住会唠叨孩子

困境之六,我总是忍不住会唠叨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

你可以给我指点,但你不可以对我指指点点。

没有人会喜欢你整天唠唠叨叨、指指点点。

所以,如果家长经常叨叨孩子的话,那么孩子一般只会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左顾右盼,似听非听,完全记不住你需要他做什么。

另一种就是跟你对着干,发脾气。


那如何不靠反复唠叨,就能让孩子完成必须的事情呢?

一个策略是学点沟通技巧
不听话有时是大人没说对话,可以参加一些亲子沟通的课程,学点儿必要的共情技术和沟通技巧。


还有一个策略是前面说过的建立生活常规
每天尽量固定的时间安排固定的任务,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模式。

这样,还需要你去唠叨和催促吗?


生活常规还有个好处:即便做某件事儿时,孩子觉得烦躁不想做,或者没做好、有挫败。
等到了下一个按部就班的任务时,他仍能自动切换到另外一件事情上。

这就不至于一直纠缠于一件事情。
久而久之,能锻炼孩子事情之间的灵活转换能力,这是一种重要的执行力。

◇ 07 ◇
孩子对事情完全无兴趣

困境之七,孩子现在除了手机电脑,对其他的事情一概不感兴趣。

这种情况下,请谨慎将电脑手机作为奖赏物

作为替代的话,可以将户外活动、阅读书籍、琴棋书画、家庭活动等列为孩子娱乐活动的选项。

无论如何,各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管好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否则他的生产时间会全部被耗尽。


一般而言,家长会采用以下方式约束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如果孩子经常有单独待在家里的时间,就使用电源插座、面板锁这一类的工具,控制好电子产品连接电源。

如果孩子确实需要在电脑上完成作业,给孩子使用的电脑除了基本的浏览器之外,不安装其他的社交娱乐软件。

手机如果不是必需品,就不用给孩子。

如果必须给孩子配手机,选用只能拨打电话功能的手机,或者拒绝为孩子开通任何上网等附加功能。

……

那么,做好上面这些够吗?

显然还不行,你得先跟孩子约定好这些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并不断给孩子熏陶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才行。

{{ actData.zannum}}

评论

{{ plCount}}条评论
评论 最多100字

精彩评论

7招教你给孩子树规矩,尤其是学会第6点,孩子变好肉眼可见 龙爸开讲

关注 点赞
文章 1 获赞 {{ authData.zannum ? authData.zannum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