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听话没想法,有想法不听话!这个让孩子有想法又听话的作法,值得学一下

文/龙爸开讲
太听话没想法,有想法不听话!这个让孩子有想法又听话的作法,值得学一下
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是听话的孩子,一个是不太听话的孩子,你会选哪一个?
很多家长应该会选后者。
因为太听话的孩子,其实就是跟屁虫——他现在对你唯命是从,那他将来对别人也会如此。
所以,这种人永远都会跟着别人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可是,在家庭教育的实操中,大部分家长却在选择前者——听话的孩子。
因为不听话的孩子,总是和你顶嘴,跟你做各种对抗,实在是太不省心。
经我这么一说,似乎这个问题就无解了,爸爸妈妈们也纠结起来:生孩子果然是个大&麻烦,生亏了。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悲观,难道这中间就没有一个平衡点,能让孩子既有想法,又听话吗?
当然有,这就是我这篇文章要说的。
1
听不听话
我们暂时抛下听话或不听话的话题,来思考一下:
孩子成长的真相是什么?
是不断学会人生的技能,对不对?
当孩子终于分清了数字6跟9;当他能独立地完成了一艘战舰的拼装;当他懂得了指南针的原理……
每一个这样的时刻,你是不是也在心中欢喜雀跃?
事实上,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提示我们:他或缺某个人生的技能。
我们之所以嫌弃太听话的孩子,不过是因为他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么,不太听话的孩子,是不是也缺乏某种人生技能呢?
经我这样一提示,你是不是发现:不听话的孩子,其实是缺乏规则意识。
那么,这样说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听话”毫无价值吗?
当然不是,因为不听话其实是孩子的本能,而且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大的心理需求。
咱们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看,人类的每一种本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因为它们能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地存活下去。
比如,孩子本能地会吃奶、会爬,本能地会跟别人交流,这些行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对不对?
那么,不听话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说有一个孩子,他刚刚初中一年级,但是已经是一个一年烟龄的老烟民了。
那你想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结果有一次抽烟被老师抓了。
当时他的班主任就凌乱了:不应该呀,这么听话的孩子,他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老师之所以震惊、无法相信,就是孩子的表现太矛盾了,听话的孩子却干出了不听话的事。
实际上,恰恰是孩子太听话,才学会抽烟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那你想:每一次小伙伴们一起玩儿,朋友就劝烟,你说他抽不抽?
你可能会说:那不能抽呀,这是个坏行为。
孩子也知道这是一个坏行为呀,但是要命的是: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不懂拒绝、缺乏主见。
结果,他就妥协了,开始抽烟了。
就这,你还得庆幸孩子抽的只是香烟,而不是D品。
2
听话的后果
很多家长都弄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小小少年郎,就染上D瘾了呢?
其实真相并不复杂,跟上面孩子学会抽烟的过程差不多。
染上D瘾的孩子,其实都清楚:这个行为非常有害、非常错误。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如何去坚持自己的想法。
因此,当他们被朋友们劝说、引诱,乃至控制后,他们就妥协了。
显然,在人群当中无原则地“听话”,是非常危险的。
那这些孩子为什么这么听话呢?
其实,是他们养成了听话的习惯,缺乏自己独立的想法和主见。
而且,他们害怕失去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怕失去朋友关系,所以……
所以,即使“不听话”有千般不好,但它至少可以让孩子不被他人所控制,不丢失他的自我掌控感。
而把孩子训练成一个特别听话的、任人摆布的人,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太听话的孩子除了迷失、盲从以外,还会留下很多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隐患。
你想想,经常强迫孩子听话,这等于是在压抑他的本能和想法。
而这种作法恰恰就是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病根之一,
孩子童年几乎都有着两类经历:
一类是被过度忽略,还有一类是被过度控制。
这个过度控制,就是我们的孩子被大人过度地要求听话。
3
不听话的价值
那现在明白“不听话”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了吗?
就是不受他人控制。
那你可能要说了:让孩子不要受大人控制,整天都任由他不听话、无法无天、乱七八糟吗?
其实,在这里大家经常混淆一件事:有想法不等于任性。
有些孩子为了显示自己有想法,会选择任性地活着——
他以顶撞大人为荣,以对抗老师为荣。
在家里边,在学校里边,他活得像一个刺猬一样格格不入。
实际上,这是孩子没有搞清楚:有想法和任性是两码事儿。
那么,什么叫有想法?
有想法是在面对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你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法。
而任性是什么?
任性是没有规矩、不遵守规则。
这就好比一个有想法的司机,该是什么样的?
他会买一辆他喜欢的车,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车饰。
如果车坏了,他会选择自己修、朋友帮忙修,或是送修理厂……
你看,这位司机很有想法,他能自主地处理自己面对的问题,对不对?
这就叫“有想法”。
那这个司机上路后会怎样?
会遵守交通规则,不可能横冲直撞,对不对?
是的,他不可能乱开车。
但一个任性的司机会怎么样?
恰恰相反。
他不遵守交规,横冲直闯。
出了问题呢?自己不知道怎么解决,最后还得依赖别人。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既听话又有想法,得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是什么呢?
就是让孩子做一个有规矩又思想自由的人。
那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起码我们要允许他和你我不一样,允许他犯错。
起码我们要制定好家庭规则。
这样的话,孩子就不再需要看大人的脸色,不需要再被大人强制做这做那,一切以家庭规则为准。
比如你家里有一项规则是每周六全家一起大扫除。
那么,到周末时,孩子整理他的房间,你们整理你们的房间,这不是很好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