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值得一场成功的亲子陪伴阅读,只需四步

文/龙爸开讲
你也值得一场成功的亲子陪伴阅读,只需四步
时至今日,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这个事情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共识,毋庸置疑!
但是,怎么引导孩子读书,却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有不少家长就跟我说:我家孩子就不爱读书,赶鸭子都不上树。
我们说,孩子阅读其实也是有敏感期的,如果抓住它,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
但是,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关键期,怎么办呢?还有补救的方法吗?
让孩子重新爱上阅读的方法当然也是有的,不过要费些劲儿,这就需要亲子陪伴阅读。
1
什么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阅读?
一听“亲子陪伴阅读”能重新让孩子爱上阅读,很多家长一定会很激动,但是,应该怎样陪伴阅读呢?
难道是孩子坐在那里,我坐在他对面一起读吗?
当然不是这样的,亲子陪伴阅读重在品质,你和孩子之间需要有读书的沟通与交流。
还是不明白,对不对?
读个书,到底还要沟通什么,交流什么呢?
别急,我们一点一点来说。
其实,这个沟通和交流就是比较,我们要和孩子比三个方面:
比谁读得快;
比谁圈画得多;
比谁复述得好。
只要你掌握好了这三个方面,我就基本能保证:你和孩子会拥有一场高质量的阅读。
2
比谁读得快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第一点,比谁读得多。
来看看怎么个比法?
这里有几个要注意的要点:
第一点,在固定时间内阅读。
这一点很容易吧,没有一个约定的时间段,不太好做比较吧。
这个时间可以是半小时,或15分钟。
定好时间后,我们一起开始读。
等时间一到,我们来看谁读的页数多。
在这里,你读的页数多少,可是一道智商题哟!
怎么说?
你目的是带孩子,而不是真的远远把孩子甩在身后,打击他的信心和热情,对不对?
那你读的页数是不是要时多时少,充满魔性呢?
比如正常情况下,孩子能读15页,那你可以读14页,让孩子略微有一点被追赶的感觉,他一定会想:赶紧跑呀,快被追上了。
当然,你也可以读16页,让孩子感觉:我再努力一丢丢,就能追上妈妈了。
你看,这是不是很考验父母的智慧?
而且呢,我们还要做得更多。
如果你读得比孩子少,那接下来就要及时地给孩子表场和鼓励。
不少家长一听说要表扬,就马上准备好了说辞:
孩子,你真棒!
这种表扬,你不觉得一点也不真诚吗?太空洞了。
以前我们就说过,要夸进步、夸细节,你一定要追问孩子:
我明明很努力了,你怎么就比我多读了一页呢?
你昨天还比我读得慢的,一定要分享一下,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样表场是不是就真诚多了呢?
第二点,读各自爱读。
在亲子陪伴阅读的时候,没有必要我们和孩子在读同一本书。
因为在孩子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前提下,如果让你非去读小孩子的儿童故事和通识读物,你并不一定真的感兴趣。
如此一来,做秀的嫌疑就太重了。
而且,如果两人读同一本书,所选之书很可能是孩子在将就你——他很可能只是为了跟你享受一段亲子时光,而选择了一本你喜爱的书。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亲子陪伴阅读的意义都将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和孩子都读自己爱读的才是最好的。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还在疑问:为什么要强调读得快呢?
咱们不扯太远,就说孩子考试吧。
你知道吧,现在的各科考试题都在向阅读题靠近。
什么意思呢?
就是题目的阅读的量、阅读的难度不断在升高。
说实话,我看着孩子们的卷子,都有点头晕,一道数学应用题,光题目都可能有小半页。
其实,不光是数学这样,生物、地理、物理、化学都有这样的趋势。
那就更不要说本来阅读量就大的语文、历史了。
你看看,如果孩子的阅读速度上不去,那将来别说考高分了,连题目都做不完。
那你可能会问:我家孩子就是读书特别慢,那可怎么办?
读书慢有很多原因,比如说他对书的内容不感兴趣,他对书的内容不熟悉,或者他的专注力不好。
找对原因,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行了。
如果纠正上述问题后,孩子还是阅读慢,那家长们务必要特别注意训练孩子的阅读速度。
比如,今天读这些20页,他用了15分钟。
那几天后读这些他用10分钟行不行?
一个月以后他可能一目十行了,读完只用5分钟是不是?
所以,这个速度的练习,非常重要。
2
比谁圈画标记多
为什么要比圈画标记呢?
前面我们只强调了比谁读得多、比谁读得快。
但是,如果不做读书质量的要求,一味地要求多要求快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应了很多家长所说:老师,我家孩子读了那么多的书,可是为什么阅读还是不行呢?
所以,为了避免读书的时候走马观花,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圈画标记。
那么,圈画标记些什么呢?
比如,圈画好词好句好段,对吧?
再比如,我们可以标记一些不懂的地方,是不是?
那么,圈画好词好句好段有哪些作用呢?
会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你看,这些好的词、好的句子、好的段落,全都是所读文章中的点睛之笔,对不对?
如果孩子能够把它们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呢?
那是不是也会点亮他的文章呢?
他的文章本来写的一般,但是有了那么几处点睛之笔后,显然就上了档次。
那标记一些不懂的地方,又有什么用呢?
所谓“学问”就是边学边问,对不对?
当标记下来之后,我们就可以在亲子陪伴阅读中,去沟通和交流,把这些不懂的地方搞懂。
一旦孩子把文章当中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搞明白了,那他的理解是不是就加深了?
今天搞明白了一点,明天再搞明白了一点,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孩子的理解能力是不是就提升上去了?
一旦理解能力提升上去了,那么他的阅读理解水平也就水涨船高了。
所以,父母和孩子在亲子陪伴阅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手不离笔、笔不离手。
我们要一边读书一边去圈画标记好的地方,或者是不懂的地方。
好的地方把它强化记忆,不懂的地方把它搞懂,对不对?
如果连爸爸妈妈都不懂,那就去查、去问,追求学问不丢人。
3
比谁复述得好
这个复述真的很关键。
如果说孩子能够把眼睛看到的用嘴巴说出来,那他的印象将是无比深刻的,而且他的理解能力也会飞速提升。
复述,简单地说,就是将看完的内容口头表述出来。
不复杂,对吧?不就是用嘴巴说出来嘛。
但是这个方法却非常高级哟,因为它是费曼学习法的重要一环。
你知道吧,这个费曼学习法,那可是全球公认的一个高效学习方法哩。
你想想,如果孩子在第一次复述时出现磕磕绊绊,可能有一些讲不通的地方,会怎么办?
会查缺补漏,对不对?查一查为什么讲不通,回归到这篇文章当中去找一找原因。
等我们将这些东西都捋清楚之后,我们再来复述一遍。
你看,这就是简化版的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在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了,完整版的我们会在下篇文章中详解。
好了,亲子陪伴阅读一旦做好了,你会发现孩子简直是焕然一新,阅读力、学习力大幅提升。
关键是:我们的亲子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呢。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