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种能力,孩子会考试得更好

文/龙爸开讲
掌握这种能力,孩子会考试得更好
很多孩子其实学习不赖,但是——就是考试成绩不好。
这就是老师和家长口中所谓的“马虎大意”。
实际上呢,这是孩子缺乏对于一种能力的熟练运用,是什么呢?
对比,也就是把两个具有差异的事物放到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方法。
很显然,对比也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一个外行秒变“大师”哟。
1
人比人气死人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可气,对不对?
但是,为什么会让你气愤呢?
是通过对比,让细节难以藏身,让差距无所遁形。
看到了吧?对比就是一双火眼金睛,可以把你的认知提升得像昆虫的复眼一样,明察秋毫。
那你想:如果孩子具备这种能力,再也不必担心考试中**扰项迷惑了,对不对?
不仅如此,其实一些业界顶级大师全是依靠某一两种超凡的对比能力,比如——
品酒师,能区分出来3000多种差异仅百分之零点几的微妙口感;
鉴宝师,能从鱼目混杂的真假文玩中发现材质、年代、韵味等几十项属性全能吻合的真品。
当然,对比在生活中也很有用哟!
比如,你去相亲。
对方问你“哪支口红的颜色好看”时,你能迅速分辨且对答如流,那你的终身大事可能就解决了。
所以啊,对比的身影无处不在。
既然地球人全知道了,还有学习的必要吗?
有。
因为真正能把“对比”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人少之又少。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正确地进行对比。
不服气,对不对?
那我们来看看:自己和周围人平时都是如何运用对比的?
场景一:你看看别人家孩子每次都考第一,你咋回事?
场景二:你瞅瞅别人家老公这么能赚钱,我就只能在家跟你吃土。
场景三:你学学人家老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你就是个男人婆。
……
这种对比是丝毫没有建设性的,不仅不会促进家庭和美、个体进步,还会让你成为一个大冤种。
那么,对比的正确打开方式到底是什么呢?
对比并不是撒气,也不是为了打击人。
所以,要想发挥对比的神奇威力,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是:把心态放平和。
不要夹杂过多的情绪,尽量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就事论事。
不能让对比沦为发泄情绪的工具。
2
对比如何产生
在进一步讨论如何进行对比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对比的实质是什么?
对辨别力,对不对?
之所以能分出来普通人和专家,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辨别力的不同。
比如,普通人看到一只猫在抓毛线团,一只狗在汪汪叫。
那就是一只蠢猫或傻狗。
但是,在专家的眼里,这只猫是俄罗斯蓝猫,那只狗则是德系博美犬。
再比如品红酒。
普通人只能感到又苦又涩。
而品酒师却可以直接喝出来葡萄的品种是希拉,还是粉黛。
所以,修炼出火眼金睛的辨识力才是王道。
那我们来看一下对比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对比是基于感觉的。
那什么是感觉呢?
这里我们不说心理学上的定义,来看看偏物理学的解释——当我们的感觉接收器从环境中捕捉到能量时,就会产生感觉。
比如,我们的眼睛捕捉到了光能产生了视觉,皮肤捕捉到热能产生对于温度的感觉。
说到这儿,我想到了龙虾,它的感觉更厉害了——龙虾的感觉接收器中含有铁,所以它能捕捉到地球的磁场,然后把这种感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直接变身GPS。
其次,对比的结论属于知觉范畴。
什么意思呢?
就是光有感觉是无法对比的,还需要大脑对感觉的信号进行后期加工,解读成具体的意义,这样才能正确地对比。
比如上面所说的品酒,当品酒师**一口酒时,当味蕾浸泡在酒液之中时,已经产生了对酒的感觉,对不对?
但是,这种酒到底是哪种葡萄酿的呢?
这还要在品酒师的脑中,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匹配,才能判断出来是希拉还是粉黛。
从上面这个品酒的过程看,即便是这种感觉信号输入正确,但是解读起来仍然可能是一团乱麻。
如此一来就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或者说这个对比是无效的、失败的。
显然,高效的知觉能力需要我们后天的精心培养与刻意练习。
3
如何对比?
那怎么做对比的练习呢?
首先,要明确对比的具体意义。
否则,就没有对比的动力。
就像家长总爱说“别人家的孩子”,其实他只是想自家的孩子也有这么优秀。
以前有一个同事,那段时间想买房。
于是,她就开始向朋友们咨询、跑楼盘,然后对各个参数对比,价格、交通、环境、绿化、房型等等。
一个月后,她自己就成房子方面的专家了。
其次,巧妙设计对比组合是一种训练对比的不错方法。
听说过田忌赛马吧?
孙膑的计策是:三局两胜,以己方的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以己方的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
你看,这两种对比组合是不是很巧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所以,对比练习要遵循先大后小、先粗后细、先整体后细节的原则。
咱们还说品酒。
如果你从来没有喝过酒,那首先要做的是对比酒跟水、醋、油的不同。
能分辨出来酒的特征后,再锁定一个维度练习对比的能力,比如我们锁定白酒。
对比酱香型和清香型,然后再尝尝凤香型和芝麻香型……不醉不归,肯定能够总结出每种香型的特征,对不对?
再举个例子,为什么大部分直男无法分辨出女生是否整过容?
因为他可能连女生化没化妆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分辨出细小精致的整容呢?
然而很多有化妆经验的女孩子一眼就能够识别出其他女生有没有整过容。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一个微妙的问题,其实就是这些女孩在化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做好了对比练习,从而提升了她对妆容、整容的辨识力。
当然,这种辨识力需要反复进行对比练习才能获得。
当我们的辨识力节节攀升时,就如同配了一副眼镜,原来含糊不清的东西都会分毫毕现。
很多孩子做题总是错,就是因为对字词缺乏辩识力。
你让他重复上百次,都是不如对比一次来得有效果。
在此友情提示一下:
虽然在有明确标准、可以量化的事情上,对比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提升能力。
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所以,与人做对比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呐。
弄不好,就会因为对比不当,可能会让自己或孩子陷入没有必要的痛苦和抑郁之中,这又是何必呢?
所以,最好是我们都只与昨天的自己对比,每天进步1%,一年就能进步38%哟!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古德心理网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著作权均归网站或作者所有。
评论
共{{ pl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