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2建安七子
上一次咱们讲了曹操、曹植、曹丕这三朝。我们说在东汉末年的建安时期,三曹他们的文学成就相对来讲是最高的。三曹之中曹植他的成就又是最高的。
其次就得说是曹操了。同时咱们大家要对曹操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不要一想到曹操就觉得曹操是一个大坏蛋,曹操是一个奸臣,是一个奸雄。实际上那是小说里面描述的东西。历史上的曹操虽然说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人家也是一个Z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甚至还可以算是书法家。人家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做出过极大贡献。这三者之间,我觉得曹丕的成就,相对来讲比他的父亲,比他的弟弟要稍微差这么一点点。但是曹丕也做出了他自己的贡献,上次咱们读了他的一首Z诗叫艳歌行。燕歌行实际上是咱们中国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完整的7言诗也是最早的这也是具有开创性贡献的。
同时上次咱们还介绍了曹丕写的一篇论文,那篇文章就叫论文。在论文里面他提到了七个人,这七个人后来就被称为建安七子,建安年间的七个人都是在文学上有很高成就的人,他们被称为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谁呢?是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还有应玚、刘桢桢,一共是七个人。那么这里面有几个地方,咱们要注意一下,什么地方要注意呢?就是这个徐干的干的写,有的地方写的是那个繁体字的干,还有一个就是应阳的阳,有的地方是这样写的,还有一个地方写的也是繁体的,比这个繁。所以这个大家要注意一下,把建安妻子的名字记下来。
建安七子里面成就最高的应该是王灿,但是最出名的却是孔融。所以咱们今天先从孔融慢慢的讲起来,咱们熟悉孔融,实际上是跟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相关的。三字经里面也提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说融四岁能让梨。
那么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呢?我们看一下人家记载的原文,年4岁时,与诸诸兄共食,梨如遮掩,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什么意思?年4岁时,这里把主要人物的名称给省略了。这样就孔融年4岁时,就是他四岁的时候。年如果单纯解释的话就是年龄,按我们现在人的话说就是四岁的时候。
与诸兄共食梨,与和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容遮掩小者,大家注意这个瘾。引本身的意思是拉或者铅的意思,拉或者铅的意思,你像我们说拉引弓射日,引弓射日就是拉弓对吧?还有的地方就可以把它衍生出另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