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2杜甫b
上一次咱们讲了杜甫的前半生。杜甫的前半生经历了很多,很多同学看起来之后也觉得杜甫是一个很悲惨的人生啊。到了上一次咱们快结束的时候,咱们读了杜甫的一首石壕吏。
提到石壕吏,咱们就要提到杜甫的三吏三别。他的三吏三别是他的代表作品。一般情况下咱们读的最多的是他的石壕吏,就是上一次咱们读的那首诗。
那么三吏三别分别是哪三三笠哪三别呢?我们来看一下,三吏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还有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还有垂老别。其他的诗歌咱们可以不读,但是三吏三别的这个名字分别指的是什么?咱们一定要把它背下来,要记住。再说一遍,三力指的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指的是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上次咱们也说了,他的诗歌被称为是诗史,那么这个三吏三别也是他成为诗史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其实在杜甫前半生的时间段,在和三吏三别相同的时间里面,还写过一首咱们都非常熟悉的诗歌。这首诗歌的名字是春望,就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春望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杜甫在安史之乱开始之后,开始了他的一个流落各地的生活。后来他到了哪里呢?到了建南地区,建南是哪里呢?大家可以看一下咱们这张图,图里面有一个红色的部分,就是杜甫后来所在的建南地区。大家可以通过地图推断一下,这是咱们现在的哪个省份,可以看出来吧。可以看出来了是吧?剑南实际上是咱们现在的四川地区,四川地区当时是属于剑南节度使的管辖之下。
杜甫为什么要去建南呢?他为什么不去陇右道,不去河北道,而要去建南呢?这是因为当时杜甫的一个朋友在那里。
首先咱们先看一下这个史书上对他的这一段历史是怎么写的,然后咱们再来详细的解释。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郊,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毋以事就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食不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之言,听之,乃有此儿5。忠贤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官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粒就得止。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叫什么呢?到严武。严武是什么人呢?通过这篇文章,咱们首先可以了解到严武的信息是他是剑南地区的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