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鲁迅-05《父亲的病》。
今天的这篇文章,父亲的病仍然是选自朝花夕拾的回忆性散文,写的是鲁迅对于父亲生病去世的一段回忆。但是文章的重点却不是在写父亲的病情,而是讽刺了给父亲看病的。两位庸医虽然文章中没有写,但我们还是要说说父亲是怎么病倒的。
鲁迅的父亲叫周伯宜,是个秀才去考过几次乡试,但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可以说在仕途上是终生不得以鲁迅的祖父,因为牵扯上一桩科举贿赂案被关进了**,鲁迅的父亲也受到牵连。被拘捕审讯了一番,虽然后来无罪释放,但秀才身份也被取消了。这样呢,连气。下父亲就**,病倒了。父亲生了这么大的病,作为长子的鲁迅肯定要全力奔波,请大夫抓药为父亲治病。
于是鲁迅就碰上了第一位医生,文章里说他是位名医。哎,前面我们不是说过给鲁迅父亲看病的是庸医吗?到底是明医还是庸医?咱们先听他的故事就知道了。当时医生去病人家出诊,费用一般是一元四角,有一家住在城外的人闺女生了急病,请这位医生出诊救人,她趁机敲竹杠足足,把诊费提到了一百元。去了之后,草草的看完病人说了一句不要紧,随便开个药方就走掉了。
第二天,那家人还是来请他。等到他枕上了病人的脉,发现病人的手是冰冷的,原来病人已经死了。后来这位医生足足赔了人家三百元才算了结,他怎么能心甘情愿的就赔了这么多钱呢?因为他心里明白。出来骗人,总是要还的。好就是这样一位号称名医,实际上是庸医的人来给鲁迅病重的父亲看病,我们不禁替鲁迅捏了把汗。
看完病自然就要开药,这位医生的要与众不同,药引更是奇特。什么是药引呢?就是中医开了药之后,有时还要用一个东西去把药的效果引出来,这个东西就是药引,比如说有个医生。用梧桐叶当药。为什么呢?因为病人生病的时候是秋天,传说入秋的第一天,梧桐树就会有落叶。所谓一叶知秋,就是说梧桐先知秋气,那么用梧桐叶来做药引,就可以以气动气。
把病治好。这简直就是在瞎说胡扯。嘛,但是这居然还有很多人相信从这儿可以说当时的人真的是十分愚昧了。这里我想停下来说一说这篇文章,鲁迅讲父亲的病,这个病呢,我想有两个意思,一个表面意思我们看是他的父亲真的生病。了,另一层就是深入的深层的意思是以父亲为代表的中国人病了。并在哪里,并在愚昧。好,回到故事整整两年的时间,每隔一天,这位庸医就要来给父亲看一次病。也就是说,两年之间,他来了三百多次,每一次的费用是一元四角,加起来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