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养成记-15伴侣与孩子的平衡
生命的本质需求是渴望被看见。学习完前面三个模块,我们已经具备了在亲密关系领域所有我认为重要的观念和方法。在下面这个模块我们来一起用这些观念和方法解决亲密关系中最常遇到的这种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有孩子的夫妻经常遇到的对很多婚姻来说,要孩子是一个有一点风险的决定。有调查显示生完第一个孩子之后的3到5年,是夫妻矛盾最高发的阶段之一。一些夫妻会在这个阶段选择离婚。从心理学的理论解释,这是因为夫妻的关系属于二元关系,一旦多出来一个孩子,就变成了三元关系,三个人的复杂度和紧张程度都远远的超过两个人。此外有孩子的夫妻还会面临其他的复杂因素。比如说经济方面的压力,教育方面的压力。很多中国家庭还会在这个阶段引入上一代,请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来帮忙带孩子,那就有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矛盾。关于上一代的这部分,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我们这节课先谈一个相对简单的案例。这是一对年轻夫妻,有一个三岁的男孩,家里没有其他人。夫妻在让孩子独立睡觉这一点上产生了矛盾,丈夫觉得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自己睡了,于是尝试了很多次,花了大量的时间哄孩子睡着。可是半夜这孩子又醒过来大哭大闹,导致夫妻两个人还得过去处理,都睡不好。妻子觉得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孩子跟父母一块睡大一点再分床,这有助于孩子的安全感。丈夫说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溺爱,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咱们俩谁也没法说服谁,所以来做咨询。
表面来看,你会觉得这是一个育儿观念的问题,他们是在探讨一个三岁的孩子应不应该独立睡觉。但其实这里隐含着一个亲密关系的问题。我问这对夫妻,你们性生活的频率怎么样?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因为孩子跟父母一起睡觉,某种意义上呢,可能就让父母失去了私密的二人空间。果然这对夫妻就告诉我,他们在过去一年当中,只有两次或者三次性生活,这个频率远低于两个人的需要。我再问他们,你们想让孩子一个人睡觉,这有没有夫妻生活方面的考虑呢?妻子就不好意思的说,那怎么可能这两件事儿没关系。可是丈夫说当然是有这方面考虑的。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伴侣的关系其实跟亲子关系存在着隐性的竞争。在有了孩子以后,夫妻如何在做父母的同时还要继续做夫妻。这一点不只是这一对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