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历史-17抛砖引玉:保持队形有多重要
今天咱们讲三十六计的第十七计了,它叫抛砖引玉。这一季有多厉害?这么说,今天的主人公他用了这么一招,抛出去的是囚犯,换回来的是国王。到底怎么回事呢?
在开始讲故事之前,咱们先认识一下抛砖引玉这个成语。按照字面意思,这个成语也很好理解,就把砖头抛出去,把玉给引回来。现在这个成语经常用于自谦的场合,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者是作品什么的,引出别人的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者作品。不过在三十六计里有些不一样。抛砖引玉指的是利用价值小的东西换取价值大的东西。
好,理解了抛砖引玉的意思,接下来我就给你讲一个抛砖引玉的历史故事。话说在周朝的末年,国力衰败,各个诸侯国纷纷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完全不拿周朝天子当回事儿。其中有两个势力比较大的诸侯国,分别是吴国和楚国。这俩国家经常打仗,有时候你赢了,有时候他输了,但是谁也不服谁,就是天天打。
有一回吴王僚要带兵去攻打楚国的一个边城,而且他还带着亲戚谁?他的堂哥叫公子光。这个公子光就是咱们今天的军事家,这个人后来也当了吴王了,就是咱们耳熟能详的吴王阖闾。但是他在这个阶段还叫公子光。好,吴王僚和公子光就出发了,他就去打楚国去。
那咱们再看看楚国那边是什么情况?楚国也非常重视这次交战,他们派出了这个宰相,这个宰相叫杨盖,让这个杨盖来主持这个战役。杨盖那是连哄带骗的,威逼利诱,联合了周围的六个小国家,要一块的迎击吴国七国联军。你看这个声势,那当然是很大了。
吴王听说了,怎么着对面有七个国家,有点慌。敌强我弱,这仗怎么打?要不我就别过去挨揍了,我退兵得了。这个时候公子光不紧不慢的说了,我认真的了解了一下对方情况,你别看他们七个国家联合,其实都是被楚国胁迫来的,看起来像是人多势众,但战斗力其实也就马马虎虎。吴王听公子光那么一分析,眉头稍微舒展了一点,心里不那么难受了,但还是有点疑惑。
公子光就接着分析,大王你看对面那几个国家各有各问题,就比如说胡国和沈国这两个小国家,他们的主将都是国君,年龄都还比较小,乳臭未干,性格也浮躁。还有陈国,你看你陈国那个主将,虽然说年纪大,但是脑子出了名的一根筋,他还觉得自己可厉害了。哼另外三个,你看顿国、许国、蔡国他们的主将其实非常的讨厌楚国,他们只是被逼不得已才来和楚国联合的。有这样的心态的战斗力怎么能发挥呢?这三个国家战斗力肯定是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