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课-18对子:桃灼灼,柳依依。绿岸对红稀。深对浅,重对轻。有影对无声。
我们今天再看对子陶灼灼柳依依,绿岸对红稀。陶灼灼中的卓是烧灼的,灼就是左边一个火字边右边一个勺子的勺子。灼灼叠在一起是形容桃花鲜艳,柳依依中的依依是形容柳枝茂密。
国学入门课-18对子:桃灼灼,柳依依。绿岸对红稀。深对浅,重对轻。有影对无声。
我们今天再看对子陶灼灼柳依依,绿岸对红稀。陶灼灼中的卓是烧灼的,灼就是左边一个火字边右边一个勺子的勺子。灼灼叠在一起是形容桃花鲜艳,柳依依中的依依是形容柳枝茂密。
曹是第一声,也就是平生字。灼灼在现代普通话中是第二声,也是平声字。但它是入声字,所以其实是这生字。柳是第三声,是仄声字。第一是第一声,是平声字,所以上句的桃跟下句的6,上句的叠字灼灼跟下句的叠字一一都是平仄相对的。
而陶灼灼跟柳依依不是随便凑在一起的,还都是有来历的。他们都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里有一首诗叫桃夭,是在当时婚礼上歌唱的一首祝贺女子出嫁,将会给夫家带来吉祥的颂歌。开头四句就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世家。妖是妖怪的,妖的右半边妖妖用来形容桃树叶子的娇嫩茂盛。当代著名女作家,也是我复旦中文系的同事王安毅老师就有一部中篇小说,用桃之夭夭做片名,后来常用来形容人逃跑的成语桃,桃之夭夭也是从这里变化出来的这四句的大意是,桃树枝丫娇嫩茂盛,开的桃花鲜艳动人,这个姑娘今天出嫁,对她的夫家是多好的事情。
用桃之夭夭,灼灼其花这两句对桃枝娇嫩,桃花鲜艳的描写作起兴来,带出下面出场的新娘的年轻美丽,这是诗经里的名篇,也是陶灼灼的由来。而柳依依则出自诗经的另一首采薇,这是一首写战争期间的军人既要保家卫国,因此常年在外征战,而又思念亲人,因此时时感到惆怅痛苦的诗。其中有四句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的大意是,回想当年出征之际,还是杨柳随风摇曳的阳春,如今我踏上归途,已是大雪纷飞的隆冬。据说清代的大诗人王世贞七岁读到这首诗,就被这四句充满了感慨的诗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讲三字经。
昔我往矣跟今我来思是对偶句,西是过去,今是现在,往是前往,来是归来。往矣的以是虚词。来斯的斯也是虚词,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下句中雨雪霏霏的雨字作动词,不读第三声谀而读第四声。御雪是下雪的意思,这也是诗经中的名篇,也是柳依依的由来。所以,声律启蒙这类好的教材里所举的例子,往往不是随便凑起来的,是很花功夫,很有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