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课-46古诗选读:山中问答——李白
在以前的五绝部分,我们读过李白的月下臻乳庭,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我当时说,作为唐诗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白的一些诗很适合孩子读。因为他们往往第一语句通俗,语言明快。第二画面感强,令人过目不忘。第三情绪健康,读来让人神清气爽。
今天我们要读一首具有同样特点的李白的七绝山中问答。李白自然是中国古代最热爱山的诗人之一,他一生有很多时间都是在山川中度过的,或者是漫游,或者是隐居,这首诗是李白约30岁时在现在湖北省安陆县的白兆山桃花岩隐居时写下的。上来第一句是问余何意西碧山,于是我的意思诗题是山中问答,所以第一句直截了当的把问题告诉我们,这就是问他为什么留在璧山。璧山古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是山明,还有一种说是形容山的苍翠,也就是碧绿的山。在这里不影响我们对诗句的理解,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在这上面纠缠,你愿意相信哪一种解释都是可以的。
面对问责的提问,李白的做派是这样的,笑而不答心自闲。面对提问者,李白笑而不答,这个形象很鲜明,这个态度却很暧昧,因为孝的含义太多样了,他可以表示对自己处境的心满意足,也可以表示对提问者的高高在上的矜持,甚至是轻蔑。在这样的自然美景面前,你们这些缺乏审美能力、审美眼光的人,为什么还要提这么愚蠢的问题呢?而这样与自然美景融合于一体的隐居者的志向与追求,又哪里是你们这些只关注于世俗琐事的人所能明白、所能理解的呢?所以,这才叫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笑而不答比明白回答意蕴要丰富得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可以引诱你去猜,促使你去想。心自闲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在悠闲、从容自得。诗。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讲三字经。
接下来两句是实写,三景,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桃花随着流水不停地向远处流去,这里特具的景象简直就不像是人间所能有的仙境。由于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写下的名篇桃花源记,因此在陶渊明之后的中国,诗人写的桃花有时就不再是单纯的桃花,而有理想、先进的意味蕴含在其中了。而李白深处的璧山,正是一个桃花满山的理想之地,它与经常是污浊的、黑暗的人间形成了对比……
龙爸开讲关注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