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鲁迅-09《我的第一个师父》。
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傅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傅这篇文章里就写了对他影响很大的一位师傅,龙师傅。这位龙师傅啊,真的很特别,他是个和尚,没想到吧,不仅如此,他还娶了老婆,生了孩子,实在可以说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和尚。
鲁迅的这篇文章也是非常欢乐的,他对师傅一家人的自由真实表达了赞赏。同时也尽情的发挥了讽刺艺术的魅力,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又引人深思。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位和尚师傅的故事。首先咱们说说鲁迅为什么要找和尚当师傅,这就要提到当时民间的一种**的说法了,说有很多妖魔鬼怪专喜欢杀害有出息的孩子,这怎么办呢?
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可以给孩子起一个**的名字,像阿猫阿狗之类的。第二个办法就是让孩子拜和尚当师傅,就当作是把孩子送给寺院了,妖魔鬼怪就不敢来了。当然这只是一种形式,实际上孩子还是养在自己家里的,不是真的去当和尚。
鲁迅作为家里的长子,被寄予了厚望,家里怕他养不大,所以就把他领到寺院里拜了一个和尚当师傅,就是这位龙师傅了。在这里呢,鲁迅写了几个很有讽刺意味的细节,比如拜师的时候,鲁迅得到了一个法名,和尚出家以后,师傅都会给起这样一个法名,这是很严肃的事情。鲁迅本应对这个法名心怀敬意,但后来他在他自己的小说里把这个法名送给一个无赖用了。
这里讽刺的就是,这个法名对鲁迅来讲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还有,鲁迅得到了一件百家衣。习俗里说,孩子穿百家衣是可以长寿的。百家衣本来应该是找100个人家要来破布拼凑成一件衣服,但是鲁迅的百家衣是用**不菲的绸布**的。这里可以看出来。这布非但不是破布,也不可能是去找100家人要的,而且还非喜庆大事不给穿。
当成了过节穿的衣服,这其实早已经不是百家衣原本的意思了。这里讽刺的就是只知道形式,却忘了内容,同时也告诉我们**里有这些虚伪的东西,还有一系列这种事情,咱们就不一一说了。好,那么拜和尚当师傅的事情搞了这么多名堂,有没有用呢?鲁迅又说了一句很讽刺的话,就好像说还是有一些力量,因为我至今还没有死。
这其实是在说反话,花了这么多功夫,只是达到了一个底线,没死,那还不如直接说一点用没有。鲁迅先生这种对于生活的批判,对于保守和落后的批判,真的是入木三分。好,铺垫完了,开始讲我的师傅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尚呢?瘦长的身子,瘦长的脸,脸上留着胡子,但和尚是不应该留胡子的,所以留胡子是在讲他不守规矩……